】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戲曲綫上“出圈”綫下“破圈”
http://www.CRNTT.com   2022-11-06 18:07:39


 

  數據顯示,僅抖音平台就已有200多種戲曲開通直播,過去一年開播超80萬場,累計看播人次超過25億人次,平均每場觀看超過3200人次,相當於每場戲曲直播都是一場中型演出。除了穩定的表演空間,直播帶來的還有新的收入機制,打賞成為互聯網時代的“戲票”,超過70%的已開播戲曲劇種獲得過直播收入,不少戲曲演員更是通過直播找到了新的發展路徑。

  “從內容生產到業態創新,文化領域呈現出鮮明的數字化印記,這對戲曲傳播和觀演互動產生了深刻影響。”在中國戲曲學院教師張芃看來,作為戲曲展演傳播的新媒介,在綫直播、短視頻等新興方式促使戲曲創作者在內容選擇和受衆參與等方面尋找“網感”,不少作品借勢“出圈”,數字時代的戲曲迎來發展新機遇。

  綫上“出圈”,綫下也要“破圈”。疫情之下,各家劇院堅持創作,紛紛推出新作品、打造品牌劇目,以饗觀衆。

  北方昆曲劇院發起“觀其複”系列複古風格昆曲劇目展演,對傳統昆曲進行實驗性複原,推出元雜劇及明清傳奇《憐香伴》《墻頭馬上》等劇目,同時,推出抗疫主題戲曲元素話劇《逆行者》,以新藝術形式向醫務工作者表達敬意,獲得不少昆曲愛好者的肯定。

  “既要返璞歸真,又要守正創新,這就要求有深厚的專業功底。”潘曉佳表示,新劇目都要歷時數年、幾經打磨,才能登台與觀衆見面。“讓古老的昆曲藝術得到當下觀衆的肯定,同時傳遞新風尚、正能量,更重要的是,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

  張芃表示,戲曲行業正著力探索新做法、新渠道、新空間。她建議:“在生活美學大衆化的時代背景下,要更加注重戲曲消費需求與文化產品供給的有效結合,創造戲曲消費新場景,不斷挖掘‘演出+’融合發展模式的巨大潛力。”

  從昆曲《牡丹亭》的長演不衰,到粵劇《白蛇傳》的跨界出新,再到戲曲百戲(昆山)盛典漸入佳境,這些都說明,演出不會被劇場所限,戲曲行業也不會被一時的困難擊倒。“無論綫上還是綫下,演出都會繼續。我們將不斷排演傳統戲、創排新戲,與時俱進,用心將古老的昆曲藝術繼承傳播。”潘曉佳說。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