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美國“政策毒藥”禍害世界經濟
http://www.CRNTT.com   2022-11-09 17:25:34


 
  沉迷於追求短期利益

  本輪全球通脹的成因可追溯至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美聯儲當時推出史無前例的量化寬鬆,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後又實施“無上限”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巨量“放水”。

  同時,財政政策也開啟“撒錢”模式,從次貸危機時期直接注資受困企業,到大幅退稅等超常規財政刺激,再到疫情期間以財政手段提振消費。長期大規模貨幣增發不斷積累,造成難以遏制的高通脹局面。

  美國著名財經記者威廉·格雷德在其著作《美聯儲》一書中寫道:“種種證據表明,美聯儲過於容易也過於頻繁地追求短期經濟利益。”

  多年來,美國財政貨幣決策當局越來越沉迷於追逐短期目標,迎合競選政治的短期利益。美聯儲為配合白宮政治議程,一再低估通脹形勢嚴峻性,錯失控制通脹最佳時機。

  2021年2月初,美國前財政部長薩默斯撰文警告,大規模財政刺激政策可能引發“一代人未曾見過的通脹壓力”,但美國政府和美聯儲當時都淡化通脹風險。一直到去年下半年,美聯儲官員仍堅稱通脹是“暫時性的”,風險“可控”。而後,當通脹真正失控時,美聯儲又迎合政府“削減通脹”的政治議程,採取猛刹車、急轉彎式的政策調整,驟然收緊流動性,並與其他美國弊政相叠加,不僅於事無補,反而加劇危機外溢,造成全球性傷害。

  在美聯儲強收縮政策、美國產業回流政策、美國挑動烏克蘭危機並借機提高本國能源出口價格等多重美國因素作用下,歐元區10月通脹率再創歷史新高;日本9月通脹率創1991年8月以來最高水平。發展中國家通脹形勢更加嚴峻,拉美地區或將經歷上世紀80年代後最嚴重的通脹,非洲開發銀行預計今年該地區平均通脹率將達13.5%。

  上世紀80年代初,時任美聯儲主席保羅·沃爾克通過激進加息抑制美國通脹水平,代價是美國經濟兩年內兩次陷入衰退,被稱為“沃爾克時刻”。當前,一些經濟學家指出,“沃爾克式”經濟陣痛可能是必要代價。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