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黃炳逢:以戰略思維看香港中醫藥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2-11-15 12:16:56


  中評社香港11月15日電/特區政府第一份施政報告的中醫藥發展部分,主要是強化現有醫衛局下面中醫藥處的職能,設立“中醫藥發展專員”職位,其他措施還是讓中醫藥在現有以西醫為主的框架下發展。在施政報告咨詢期就中醫藥議題發起跨界別23名選委、18名立法會議員、21個機構和超過50名社會各界人士聯合聲明的選委黃炳逢表示:這次特區政府施政報告在香港中醫藥發展方面的政策,與我們跨界別聯合聲明的訴求有一定距離,並沒有突破性發展。雖然大家也預期在中醫藥的發展方面還會是困難重重,但確實也有些許期盼!唯有希望政府新委任的“中醫藥發展專員”有所作為,在制定中醫藥發展藍圖的時候發揮明顯作用,不會延續過去20多年的緩慢歷程,只是等有重大疫情發生時才又短暫想起中醫藥的作用。

  黃炳逢強調:我們之前的聯合聲明其實牽涉到3個重點:1.成立司或局級的中醫藥管理機構,獨立於西醫管理架構,融入作為國家發展大局的中醫藥傳承、創新和發展,對接國家在中醫藥管理方面的對等機構;2.使中醫藥完全納入香港公營醫療體系,增加市民大眾的選擇,解決醫療相關的民生福利問題,特別是基層家庭;3.發揮中醫藥界多年來累積起來的資源和力量,特別是中醫藥人才、中藥的科研成果和與內地多年的聯繫方面。我們提出的是跨界別的社會各界訴求。同時,我們重視中、西醫並肩而行,在關係對等的原則下合作,而不只是單方面配合西醫解決部分醫療衛生問題。這些都是共同發表聯合聲明的機構和人士的共識!

  身兼香港內地經貿協會會長的黃炳逢認為:特區政府必須以戰略思維和大局觀去看待中醫藥,不只是醫療衛生的其中一個環節而已。中醫藥既是國家維護醫療衛生安全和自主的重要部分,也是我國幾千年傳統文化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是中國文化的重要基因,有著科學、經濟、哲學、宗教、歷史、地理及生活方式等等方面的底蘊。在科技方面,中藥與生物科技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以生物科技的角度去理解和發展中藥,對中醫藥現代化和中西醫結合起著關鍵作用,這方面應該在香港得到跨部門的支持,特別是推動中醫藥標準的國際化,並利用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優勢,助力國家發揮文化軟實力,甚至幫助發展特色旅遊,以愈來愈受到外國關注的中醫藥來說好中國故事。中醫藥確實不只是醫療衛生的事,它有著更深層的發展意義,大家必須作出全面而綜合的分析,加以理解。

  黃炳逢認為:香港必須加快發展中藥相關的生物科技,除了等待特區政府的中醫藥發展藍圖和進一步的政策,業界丶專家學者及支持中醫藥的各界人士也應該同時強化自身的能力,以新思維去考慮各種辦法,積極尋求誇區域的合作機會,特別是大灣區城市,運用香港以外的資源,結合現存的科研優勢,與香港以外的夥伴攜手,否則真的是蘇州過後無艇搭,延誤了大好時機,難道真的要等到歐美國家掌握了中藥國際標準的話語權及定價權?中醫藥結合生物科技的相關科研成果和成果轉化,必然是香港創新科技及產業化的重要任務,不能單純地認為中藥只屬於醫療衛生服務範疇,失去了以此發展香港作為國際創科中心的重大機遇。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