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展現新時代文學的豐碩成果和嶄新氣象
http://www.CRNTT.com   2022-11-21 15:59:33


 
  書寫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詩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本屆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品勾勒出從時代英雄到平凡奮鬥者的人物群像,折射出不同時代閃亮的精神圖譜。正如鐵凝所說:“當作家與黨和人民一起奔赴我們民族的光明未來時,他自然而然就會被這沸騰的生活所打動,被可愛可敬的人民所感動。他的文字浸透了生活的汁液,也具有了時代的重量。”

  隨著“鄉村振興”與“生態文明建設”成為重要的時代命題,書寫鄉村生活細節,表現農事、風物、民俗等成為一種新的潮流。中國人的日常生活經由文學語言的擦亮,綻放出迷人的光澤。

  “稻子熟了/在田野里/翻起了金色的波浪/大家誇誇棉花/它就笑咧了嘴/吐出雪白的軟軟的雲朵”“種子被埋在大雪下/安靜發芽/老枯樹在夜里長出一根新芽/而我/在爸爸媽媽看不見的地方/偷偷長大”“你長高 長高/長到天上去都可以/根在我心里”……這些充滿童稚的詩句出自湖南懷化粟裕希望小學的小學生們創作的上千首詩歌中。幾位“大山里的小詩人”代表也來到了頒獎典禮現場,他們不僅享受了和作家阿來一起為五位獲獎詩人頒獎的榮光,還得到機會向在場的作家們發出邀請:“我的家鄉很美,房前屋後都結滿了金燦燦的橘子,可甜了。我想請在座的各位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們,到我們大山去看看,教我們寫詩。”觀眾席響起熱烈的掌聲,這是對孩子們真誠邀約的誠摯回答。

  “我是一名在青海湖邊放牧的蒙古族人。”中篇小說獎得主、“80後”的索南才讓這樣介紹自己。身著華麗民族服裝的他與觀眾分享他的故事,文學閱讀如何引領他走入一個神奇的世界,他在放牧之餘自發地開始文學創作。他的小說以當代牧民生活為藍本,展現神奇遼闊、生意盎然的西部原野,親愛依存的各民族兄弟,在無垠的原野上演繹了動人的青春傳奇。

  索南才讓還回憶起了剛開始創作時一位文學期刊編輯對他的無私幫助。文學的榮光屬於作者,也屬於編輯。在“致敬編輯”環節,大屏幕上滾動著為中國當代文學繁榮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的編輯們的頭像,他們的視野、判斷和勞作參與塑造著中國文學的風貌和進程。他們是站在作家背後的人,守護著文學的理想和品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