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外媒:中國IPO規模為何領跑全球
http://www.CRNTT.com   2022-11-25 10:05:00


  中評社北京11月25日電/據參考消息網報道,俄媒英媒最近刊文,評析了中國首次公開募股(IPO)規模領跑全球的原因。

  據俄羅斯《專家》周刊網站11月22日報道,路透社援引路孚特理柏數據公司消息報道稱,今年中國企業在境內外市場通過IPO籌資約712億美元。這低於去年同期,但依然令中國成為該領域當仁不讓的全球領先者。

  據報道,美國企業今年通過IPO僅籌資173億美元,歐洲企業則籌資164億美元,即使兩者相加也遠低於中國。這與美歐市場動蕩有關。年初以來,在貨幣信貸政策收緊的背景下,各大股指均出現明顯下跌。世界各國央行都在與高通脹作鬥爭,而中國的情形則不同。

  瑞銀全球投資銀行部中國區主管朱正芹告訴路透社:“中國國內市場受全球波動影響較小。中國通脹更低,貨幣信貸政策更寬鬆,股市估值也更穩健。”

  路孚特理柏數據顯示,4月以來,全球股票基金流出1440億美元,而中國股票基金卻流入213億美元。

  據報道,今年中國最大的IPO之一是上海聯影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下的。此外,海光信息和晶科能源也分別籌資十多億美元。

  英國《經濟學人》周刊網站11月22日的文章以《中國的IPO繁榮》為題,介紹了中國這輪IPO潮。

  文章稱,人工智能公司雲從科技沒有在紐約上市,而是選擇了上海證券交易所的科創板。

  該公司是今年將上海的這一“明星市場”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的創業板(另一個以技術為重點的市場)等作為全球首次公開募股核心的數百家公司之一。這些公司在中國內地的交易所籌集了約630億美元,相形之下,紐約和香港的交易所的融資額分別只有210億美元和60億美元。<nextpage>

  這其中很大一部分IPO是由半導體制造商、人工智能和商業軟件初創公司、機器人公司和其他開發高端技術的公司進行的。還有一些電信行業公司蜂擁至北京證券交易所。

  看上去,這表明中國將蓬勃發展的技術行業與火熱的資本市場相結合的計劃正在日趨完善。該計劃是使中國成為下一代技術領域領導者的更宏大努力的一部分。

  一些觀察人士認為,創新企業數量激增滿足了流動性資本市場需求。香港證券交易所的首席執行官尼古拉斯·阿古辛將科技股的上市熱潮稱為“金融大爆炸”。

  在紐約的證券市場幾乎對中國企業關閉(盡管有跡象表明情況正在開始好轉)之際,中國的監管規則正變得更加友好。據報道,在科創板和創業板試行的新制度預計將向其他交易所推廣。它更符合國際標准,規定了上市要求,但簡化了繁瑣的審核程序。流動性和穩定性也有所改善。

  文章認為,過去幾年開展的改革鼓勵了投資的專業化。交易所減少了那些波動較大的零售交易。這一切都符合中國闡明的願景,即金融市場不受過度幹預,其運行方式更與國際接軌。

  紐約和香港的市場繁榮通常會吸引大批精明的全球投資者的資本。相比之下,“金融大爆炸”似乎是特立獨行。但至少可以說,這是一項大膽的嘗試。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