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正確看待銀行體系存貸差擴大
http://www.CRNTT.com   2022-11-29 08:34:08


  中評社北京11月29日電/今年以來,銀行體系存貸差增加較多。央行近日發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前三季度新增人民幣貸款18.1萬億元,同期新增存款22.8萬億元,9月末存貸款餘額的差值為44.2萬億元,較2021年末擴大4.7萬億元,引發市場關注。
  
  經濟日報發表記者姚進評論文章表示,存貸差指銀行存款和貸款之間的差額。隨著銀行增加債券、外匯、股權等資產,貸款占銀行總資產比重趨於下降,中國銀行體系的存貸差總體呈現擴大趨勢。有觀點將存貸差擴大與儲蓄向投資轉化問題聯繫起來,並認為銀行加大貸款投放就可以縮小存貸差。

  文章分析,對此,需要探其根本、正確看待。
  
  從理論上講,在銀行信用貨幣制度下,作為銀行負債的存款很大程度上是由銀行貸款等資產擴張行為創造的。銀行並不是“動用”居民儲蓄存款去發放貸款,而是直接擴張資產就可以發放貸款,同時創造存款(負債)。假如銀行資產端祗有貸款業務,負債端祗有存款業務,那麼新增多少貸款就會新增多少存款,不產生存貸差。存貸差的產生是因為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渠道很多,除貸款外,銀行還可以通過債券投資、外匯占款、股權及其他投資等渠道擴張資產,在不增加貸款的情況下創造負債(存款)。也就是說,存貸差的擴大是貨幣創造渠道多元化、不僅僅限於貸款渠道的結果。從這一點看,存貸差問題與宏觀上儲蓄向投資轉化的問題是兩回事,通過促進銀行加大貸款投放力度並不能縮小存貸差。
  
  存貸差擴大實際是宏觀政策協同發力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的體現。今年以來,受超預期因素影響,局部領域信貸需求放緩,而經濟循環部分環節的預防性貨幣需求有所增加,托舉經濟需要相對更多的貨幣支持。貨幣政策與財政、產業等其他宏觀政策協同發力,使得非貸款渠道創造的貨幣增多,存貸差因此擴大。一是財政發債力度加大。前三季度政府債券累計新增5.9萬億元,其中銀行表內增持政府債券約4.7萬億元,財政獲得資金後通過支出形成企業和居民存款,擴大了存貸差。二是央行上繳結存利潤。前三季度人民銀行累計向財政上繳結存利潤1.13萬億元,經財政實施留抵退稅後,增加了經濟主體手中的存款,卻沒有發生貸款活動,使得存貸差擴大。三是金融工具統計因素。今年政策性、開發性銀行設立了超過6000億元的金融工具,用於補充基礎設施、基礎產業和重點民生等重大項目的資本金。項目公司獲得金融工具資金後形成銀行存款,但政策性、開發性銀行對金融工具的出資目前沒有計入貸款,統計上也擴大了存貸差。
  
  類似地,近年來國外主要經濟體存貸差也呈現擴大趨勢,主要與銀行資產結構多元化、特別是銀行體系支持財政赤字支出等因素有關。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主要發達經濟體央行或銀行通過購買國債支持財政擴張,再由財政支出轉為實體經濟存款,導致存貸差擴大。
  
  文章認為,存貸差擴大本質上反映的是貸款以外渠道的貨幣創造增多,與儲蓄向投資轉化沒有直接關係。9月末,住戶部門各項存款餘額增速為14.5%,較企業部門11.2%的增速高3.3個百分點;1至9月住戶存款新增13.2萬億元,占全部新增存款的58%,較去年同期高6.9個百分點。存款的部門結構雖然發生了變化,但並沒有改變存款總量,更不會影響存貸差。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