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開封州橋現"城摞城"奇觀
http://www.CRNTT.com   2022-11-29 19:28:22


 

  尤其是在州橋東側堤岸發現的北宋時期的大型浮雕石壁,其上鐫刻海馬、仙鶴、祥雲等,一匹海馬、兩只仙鶴為一組,目前兩岸各發現三組,每組為一匹海馬和兩只仙鶴環以祥雲組成,長度約為7.5米,整個石壁推測共有4組圖案,長度約為30米。這批發現的石壁,不僅與《東京夢華錄》“州橋正對於大內禦街……其柱皆青石為之,石梁石笋楯欄,近橋兩岸,皆石壁雕鐫海馬水獸飛雲之狀,橋下密排石柱,蓋車駕禦路也”的記載高度吻合,而且體量龐大,保存完好,堪稱鴻篇巨制,精美絕倫,充分體現了宋代文化藝術的發展高度。浮雕上的每一個紋飾,仿佛都在訴說當年北宋匠人的智慧與巧思。

  從歷史沿革來看,周、秦、漢、隋、唐諸代王朝的都城選址長期都在關中地區的西安和伊洛地區的洛陽徘徊,但自唐“安史之亂”後,隨著古代中國經濟重心向江南轉移,逐漸形成“軍國費用,取資江淮”“今天下以江淮為國命”(清·董誥等編:《全唐文》)的局面,隨著大運河經濟地位的上升,西安、洛陽作為政治中心的優勢逐漸喪失,而地處運河要塞的開封,借助漕運樞紐地位,最終對前兩者取而代之,成為五代、北宋以及金的定都之地。這個古代都城的選址之變,對於開封成為古都的城市歷史來說具有重大歷史影響。尤其是北宋時期的東京城,作為當時世界上政治、經濟、文化等發展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都城之一,對後世元明清時期都城城市布局產生了深遠影響。由此觀之,從長安、洛陽到開封、北京,秦漢以來歷代王朝的都城史,開封可以說是一個轉折點。

  州橋作為當時的大運河深入古代開封城中心的重要橋梁,不僅成了歷代開封城的商業中心,而且還逐漸演繹成為具有政治意義的城市文化符號,州橋及汴河遺址考古發掘成果,正是這個轉折點的物化載體。

  講述開封曾經的歷史瞬間

  州橋在古代開封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在歷代開封發生的衆多歷史故事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水滸傳》中,州橋之上發生的楊志賣刀故事早已隨著小說而家喻戶曉。根據學者研究,作為《水滸傳》藍本之一的宋元話本《大宋宣和遺事》,其中記載的楊志賣刀故事本是發生在潁州,而後來成書的《水滸傳》則將這個故事移至東京汴梁“天漢州橋熱鬧處”,即州橋之上。這一改動,也從側面可見汴梁州橋在宋元以降民間的巨大影響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