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韓國波蘭達成軍火大單的背後
http://www.CRNTT.com   2022-12-01 11:29:35


  中評社北京12月1日電/近日,韓國兩家軍工企業分別向波蘭軍方交付了一批坦克和火炮,這是今年7月下旬波蘭同韓國簽署的一份大額軍購合同的首批交貨。根據媒體報導,準備打造“歐洲最強陸軍”的波蘭,斥資70多億美元,從韓國進口180輛K-2系列主戰坦克、48架FA-50戰機以及一批K-9自行火炮等。這也是韓國軍工企業首次打開歐洲市場的大門。

  以往,歐洲軍火市場主要被美國和法德等歐洲本土軍工強國主導,其他國家很難有大作為。韓國武器出口此前主要面向亞洲和北美市場。因此,這筆號稱“韓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軍火交易,不僅令韓國軍工行業欣喜若狂,也在國際輿論場上引發不少關注。波蘭軍火大單“花落”韓國的原因,一時成為熱議的話題。

  標準統一。韓國軍品的技術標準與北約基本統一,可節省後勤保養成本。這些訂貨的關鍵技術與部件,大多直接從美國、德國和英國進口,波蘭把對美歐軍品的青睞,延伸到韓國軍品身上。韓國此次競標時,又祭出屢試不爽的銷售“組合拳”,即“薄利多銷”、轉讓技術專利和轉移生產線,因而比美歐同類產品有價格和技術輸出優勢。韓國K-2坦克的單價約為1300萬歐元,比德國的最新款“豹-2”坦克約低600萬歐元。對資金不算寬裕,既需要引進先進裝備還希望提升本國軍工生產能力的波蘭而言,韓國開出的條件極具吸引力。

  美歐“騰位”。波蘭是目前援助烏克蘭重型裝備最多的國家,軍火庫亟須補充。不過,市場上可供選擇的餘地並不大。能自主生產先進坦克和重炮的國家本就不多,基於外交關係的考慮,美歐原本是波蘭軍火採購的首選來源。然而,基於北約冷戰後“全球干預”的軍事學說,北約各國的陸軍建設轉向“輕型化快反化”,重型武器產能嚴重下降,短期內也難以恢復。以主戰坦克為例,美國和德國的年產量不超過三位數,法國和英國更是關閉了原有的生產線。法德主導研發的下一代主戰坦克則尚未成型,且拒絕波蘭“入夥”共同研製。在此背景下,韓國軍火便成為波蘭當前的選擇。

  交貨及時。為保持交貨速度,韓國不僅充分挖掘本國產能加速生產,還打破常規,不惜“內銷轉出口”,將原計劃下發本國軍隊的裝備,優先保障出口。此次簽約不過三個月,波蘭便獲得首批成品。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