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馬克龍訪美晤拜登 貿戰陰雲籠罩
http://www.CRNTT.com   2022-12-01 17:02:41


  中評社北京12月1日電/據大公報報道,綜合美聯社、路透社、Politico網站報道:當地時間11月29日晚,法國總統馬克龍飛抵美國,展開為期三天的國事訪問。馬克龍將於周四和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會晤,討論俄烏戰事及伊朗核計劃等多項議題。輿論預計,馬克龍將就美國高價向歐盟出售天然氣,以及《通脹削減法案》的巨額補貼破壞公平貿易,與拜登“對峙”。分析指,美國繼續執行經濟民粹主義,美歐間巨大的地緣政治分歧難以彌合,跨大西洋聯盟的關系將持續受到威脅。

  11月29日晚,馬克龍與夫人飛抵華盛頓外的安德魯斯聯合基地。11月30日,馬克龍將與美國副總統哈裡斯到訪NASA總部,強調美法在太空領域的合作。12月1日是馬克龍此行的重頭戲,他將和拜登在白宮會談,隨後舉行聯合新聞發布會。12月2日,馬克龍將到訪曾是法國殖民地的新奧爾良,結束訪美之行。

  美執行“經濟孤立主義”

  馬克龍這次訪美是拜登上任以來首次以國事訪問的最高規格接待外國領導人。巧合的是,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任內接待的首位國事訪問的外國領導人也是馬克龍。美法兩國的官員認為,這一安排是對法國作為美國最重要盟友地位的認可,特別是在世界面臨重大挑戰之際,顯示了兩國間“牢不可破的關系”,即使美法去年因澳洲核潛艇事件,關系一度觸礁。

  然而,精心安排的高規格外事訪問難掩美歐在多項議題上的重大分歧。拜登8月簽署的《通脹削減法案》,通過大量補貼和激勵措施,促進電動汽車、可再生能源和電池等產業的美國本土制造。歐盟官員擔心,該法案勢必不公平地促使歐盟企業遷往美國,“扭曲競爭”。法國經濟和財政部長勒梅爾上周批評《通脹削減法案》“所帶來的後果不可想像”,美國已經走上了經濟孤立主義道路。

  美媒評論,美歐這場爭端很可能危險地滑向特朗普時代那種針鋒相對的貿易大戰。越來越多的歐盟國家呼籲歐盟委員會推出補貼措施,支持歐洲制造產品。馬克龍動身前往華府前,在愛麗舍宮宴請近50名企業高層,勸說他們留在歐洲。

  勒梅爾日前透露,馬克龍可能會就《通脹削減法案》的一些關稅和限制向美方提出豁免。但美媒稱,即使拜登想撤回某些措施,或是擴大受益者數量,他的選項也相當有限。民主黨在11月的中期選舉中失去衆議院的多數席位,拜登政府的任何議程難以在國會輕易闖關。再加上俄亥俄和密歇根等搖擺州的汽車產業勢力強大,它們十分歡迎巨額補貼。

  因此,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哈貝克11月29日再度批評《通脹削減法案》中一些要求本土生產的保護主義條款不符合世貿組織(WTO)原則,歐盟將為與美國的貿易衝突做好准備。

  卡塔爾將向德供氣15年

  除了對美國大搞貿易保護主義不滿,歐盟國家也指責美國趁俄烏戰事大發“戰爭財”,以幾乎四倍的價格購買美國天然氣。更令歐盟沮喪的是,拜登對歐盟的不滿表現得漠不關心。有歐盟國家外交官稱,當歐盟領導人11月中旬在峇裡島的G20峰會上就天然氣價格與拜登交涉時,後者似乎完全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

  意識到依賴美國高價天然氣不是長久之計後,歐盟國家積極擴大進口能源來源。卡塔爾能源部11月29日宣布,卡塔爾已經與德國達成了一項天然氣長期供應協議,從2026年起,卡塔爾每年將向德國供應200萬噸液化天然氣(LNG),協議有效期為15年。而這一供應協議將通過中間商美國康菲石油公司實施。

  卡塔爾是全球最大的LNG出口國之一,擁有僅次於俄羅斯和伊朗的世界第三大天然氣儲備。包括德國總理朔爾茨在內的政府高層今年多次到訪卡塔爾,希望達成天然氣合作交易。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