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以實體經濟為著力點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http://www.CRNTT.com   2022-12-08 13:40:09


  中評社北京12月8日電/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是財富創造的根本源泉,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柱。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我們要牢牢把握實體經濟這個著力點,扎實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夯實物質技術基礎。

  內在邏輯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發展實體經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論經濟發展到什麼時候,實體經濟都是我國經濟發展、我們在國際經濟競爭中贏得主動的根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這些重要論述回答了新時代如何看待和發展實體經濟等一系列重大問題,為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和實踐遵循。

  實體興,國家強。我國經濟是靠實體經濟起家的,也要靠實體經濟走向未來。深入理解實體經濟在我國發展中的基礎性地位以及對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意義,需要深刻把握以實體經濟為著力點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內在邏輯。

  從理論邏輯看,馬克思主義認為,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實體經濟以滿足人類需要的物質資料為目的,是社會生產力的直接體現,也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一方面,祗有不斷發展壯大實體經濟,才能更好地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進現代化建設。另一方面,祗有實體經濟得到了充分、持續、高水平的發展,才能更好地滿足人們的各類物質精神生活需要,提供更多就業機會,維護社會長期穩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