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加強國際合作 守護地球家園
http://www.CRNTT.com   2022-12-16 17:22:14


 

  從潿洲島到泰國灣,中泰兩國科研人員因布氏鯨結緣,并在攜手研究保護這一珍稀海洋生物的道路上密切合作。在研究團隊倡導下,《北海市潿洲島生態環境保護條例》正式實施,明確禁止向海洋傾倒垃圾和其他廢棄物,規定潿洲島、斜陽島島嶼及其海岸綫向外6公裡的海域範圍為永久禁漁區。泰國方面也頒布了相關條例保護泰國灣海域的生態環境。

  隨著研究工作的深入,潿洲島海域識別的這一布氏鯨群體的個體數已由2016年的10頭左右上升至如今的50頭左右。“相信數量還會持續增加。研究好、保護好布氏鯨是我們共同的心願,希望兩國的研究團隊能有更緊密的合作和交流。”陳默說。

  填補戈壁保護區域野生動物調查監測的空白 

  戈壁熊被譽為蒙古國“國熊”,是全球唯一生存於沙漠戈壁地區的熊類。它們的栖息地位於中亞極度幹旱的沙漠地區,降雨量少,夏季溫度可超過40攝氏度,地表溫度能高達70攝氏度,一年中大風天氣超過200天,飲用水非常稀缺。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該地區幹旱情況越來越嚴重,戈壁熊已成為極度瀕危物種。

  2018年4月,中國援蒙古國戈壁熊保護技術項目實施協議在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正式簽署。根據協議,中方協助蒙方開展栖息地生態環境質量評價研究、栖息地食用植物種群動態研究、栖息地生物多樣性監測、戈壁熊種群數量研究等,并幫助培訓保護區技術和管理人員、提供專用設備和戈壁熊補食食料等。

  該項目是中國政府第一個野生動物保護技術援外項目。項目啓動以來,中方共派出技術專家組9批60餘人次深入保護區進行調查,兩次在北京實地培訓蒙方各層級野生動物保護科技和管理人員29人次,每次15天。同時,中方如期將越野汽車、摩托車、筆記本電腦、紅外自動相機、衛星電話等援助物資運抵蒙古國最大的保護區之一大戈壁保護區A區并投入使用。中蒙雙方專家還布設了白刺、矮大黃、麻黃等植物監測樣地、樣綫,以掌握戈壁熊主要取食植物種群動態;大戈壁保護區A區管理局在戈壁熊分布的3個綠洲增加14處補食點和6處人工水源地,以增加戈壁熊栖息地連通性和種群間的基因交流。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中蒙兩國政府高度關注項目進展情況,為保障項目實施給予大力支持。雙方項目團隊通力協作,采取靈活機動策略,中方技術指導和培訓改由綫上進行,部分野外工作由蒙方代為實施,推動合作持續取得進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