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儲局放鷹 打消市場減息夢
http://www.CRNTT.com   2022-12-18 10:19:25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議息後較為明確地表示,2023年可能不會降息。
  中評社北京12月18日電/據大公報報道,美國時間2022年12月14日,美聯儲公布今年最後一次議息會議聲明及經濟預測,加息幅度由11月的0.75厘放慢至0.5厘。但點陣圖暗示2023年利率終點超過5厘,高於市場預期。聯儲主席鮑威爾在記者會上進一步釋放“鷹派”信號,強調加息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會盡量保持足够限制性的利率水平較長時間,更是較為明確地表示2023年可能不會降息,以期打消市場的“降息夢”。

  美聯儲議息會議宣布加息0.5厘,聯邦基金利率升到4.25至4.50厘目標區間。同時,為配合新的聯邦基金利率區間,美聯儲同時上調了其他多個政策利率,包括將存款准備金利率由3.9厘上調至4.4厘;將隔夜回購利率由4.0厘上調至4.5厘;將隔夜逆回購利率由3.8厘上調至4.3厘;將一級信貸利率由4.0厘上調至4.5厘。縮表方面,美聯儲將維持原有計劃,即每月被動縮減600億美元國債、350億美元機構債券和MBS(抵押支持債券)。

  在12月議息聲明中,有關經濟和通脹的表述相較11月聲明幾乎沒有變化,仍然強調當前美國通脹很高,地緣衝突對通脹的影響未散,而美聯儲仍堅定承諾2%的通脹目標,繼而選擇繼續大幅加息。同時,美聯儲在12月的聲明中同樣保留了在11月時增加的“美聯儲預計仍將繼續加息,以達到“足够限制性(Sufficiently Restrictive)水平使通脹重回2%的目標”,以及“在確定今後的加息速度時,委員會將考慮貨幣政策的累積緊縮、貨幣政策對經濟和通脹的滯後影響,以及經濟和金融發展狀況”等表述。僅有的一處改動是,美聯儲將俄烏衝突對通脹的影響由“帶來額外的上行壓力”調整為“加劇了上行壓力”。做出這一調整的背景是,近期能源價格明顯回落,國際油價已降至俄烏衝突前水平。

  工資上漲壓力猶存

  鮑威爾在聲明發布半小時後發表講話并接受采訪。總的來說,鮑威爾延續了11月議息會議的政策立場,即美聯儲不會過早放鬆政策。其對加息終點的描述,繼續使用了“足够限制性”。同時,再次強調加息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會盡量保持限制性的利率水平較長時間。鮑威爾稱,未來幾次會議的加息幅度仍不確定,但較為明確地表示2023年可能不會降息。

  具體來看:<nextpage>

  1)關於金融狀況

  有記者開場問,11月會議以來金融狀況有了明顯的改善,如長端美債收益率大幅回落、股市反彈等。這一系列現象是否將成為美聯儲貨幣政策的阻礙?美聯儲又將如何應對這些情況?鮑威爾稱,在抗擊通脹的過程中,金融市場對貨幣政策的充分反應至關重要。在過去一年裡,金融狀況已經明顯收緊,貨幣政策已經通過金融渠道起到一定作用。同時,金融狀況不僅反映了當前的貨幣政策操作,也反映了市場對未來政策的預期。鮑威爾補充,美聯儲目前關注的并非短期行動,而是更具持續性的行動。目前金融狀況并不是特別緊張,這也是美聯儲在《經濟預測摘要》(SEP)中上調終點利率的原因之一。

  2)關於通脹

  在開場白中,鮑威爾再次重申了通脹對於美國民衆的損害,以及美聯儲抗擊通脹的決心。而後續的答記者問中,鮑威爾對當前美國的通脹形勢做出了簡要的分析:首先,近期美國商品通脹已經開始緩和,主要原因在於供應鏈改善與需求回落使得商品市場的供需缺口縮窄;其次,當前美國的住房通脹非常高,并且由於租房合同的簽訂具有滯後性,房租的調整仍將持續較長時間,這使得短時間內住房通脹仍將保持高位;最後,非住房核心服務方面,主要受到工資影響,而當前勞動力市場供需仍不匹配,職位空缺較高,工資上漲壓力猶存,這部分通脹也有持續的動力。鮑威爾同時表示,美聯儲觀察到了近兩個月來通脹的回落,但目前核心CPI仍在6%的高位,這意味著美聯儲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總的來看,鮑威爾認為當前美國通脹形勢“喜憂參半”,而“憂”的部分仍占據更大比例。

  3)關於就業與衰退<nextpage>

  有記者問,SEP中預測明年美國將實現0.5%左右的經濟增長,但這一水平并不高,且明年的失業率將明顯回升,這二者共同出現的情況為何不能稱之為衰退?鮑威爾稱,從增長的角度來說,正如SEP中預測的,今明兩年美國仍有望實現0.5%左右的實際增長,這與衰退并不相符(衰退往往對應著經濟的負增長);從就業的角度來看,許多分析表明當前美國的自然失業率可能已經抬升,4.5%左右的失業率對應的就業市場可能仍是比較強勁的。有記者問,“軟著陸”是否還有希望?鮑威爾稱仍有實現的可能性。

  4)關於加息及加息路徑

  鮑威爾在開場陳述中,仍然沿用了此前“足够限制性”的表述來描述政策利率目標水平。有記者問到後續的加息路徑及何時停止加息?鮑威爾再次重申了目前加息速度已經不再重要,更重要的問題是終點利率的位置及持續時間,而後續的加息路徑仍取決於經濟數據,直到未來某一時間點足够多的證據表明通脹已經切實回落,才會考慮降息。有記者問,剛剛提到將在每次會議做出決定,并關注貨幣政策的滯後影響,這是否意味著從下次會議開始,美聯儲將每次加息0.25厘,直至接近終點利率?鮑威爾稱,這種說法大體正確,當前以更緩慢的步伐加息確實是更合適的,美聯儲將會更好的平衡當前所面臨的風險。

  5)關於中國經濟重啓

  有記者問,如何看待近期中國防疫政策的優化?這將會給美國經濟帶來正面(如供應鏈緩解)還是負面(如大宗商品價格反彈)的影響?鮑威爾表示,中國在全球經濟中至關重要,但目前很難評估中國經濟重啓對美國的影響。

  通脹陰霾并未消退

  筆者認為,12月美聯儲議息會議發出“鷹派信號”,主要是由於通脹的“魅影”并未完全消散。近幾個月來,美國通脹形勢出現緩和,CPI同比增速連續兩個月出現超預期下行,但正如鮑威爾在記者會中提到的,當前沒有充分的證據證明美國通脹壓力已明顯緩解。

  一方面,能源價格回落是美國通脹形勢緩和的主要原因,但當前原油市場供需的緊張狀況實際上并未得到明顯改善。11月美國CPI同比增速回落0.6個百分點,其中能源項的貢獻就達到了0.35個百分點。而若將視角拉長,能源價格回落對通脹的下拉作用則更加明顯:今年6月至11月,美國CPI同比從高點已回落2.0個百分點,而其中能源項的貢獻更是達到了2.3個百分點。不過,目前美國原油產能恢複緩慢、OPEC+(油組+)可能采取進一步行動阻止油價過快降溫、中國經濟重啓帶來需求回暖等因素,均使得原油價格走勢的不確定性增強。<nextpage>

  另一方面,美國核心通脹回落較慢,住房租金、服務通脹等仍存在一定“黏性”。中長期看,美國CPI通脹率與工資水平保持著較好的同步性。短期看,工資的上漲或滯後於物價,漲幅也可能較CPI更加溫和,體現出工資變化的黏性。這也意味著,未來即便CPI增速下行,工資增速的放緩或相對滯後。而工資增速的韌性也可能反向對衝物價的下行。而房租價格的變動一般滯後於房價變化十二至十八個月,美國標普20城房價指數同比增速於今年4月觸頂,這意味著美國房租的回落至少要等到明年年中。

  總的來看,至少在2023上半年,美國通脹仍將存在一定的“黏性”。筆者的基准預測顯示,2023上半年,即使在最樂觀的估計下,美國CPI同比漲幅仍可能保持在3%以上的高位運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