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組團出海搶的不只是訂單
http://www.CRNTT.com   2022-12-19 09:01:26


  中評社北京12月19日電/繼本月初浙江率先啟動“千團萬企拓市場搶訂單行動”後,近些天又有四川、廣東、福建等多個外貿大省開啟了“組團出海”搶訂單模式。把因疫情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受阻滯的發展動能重新釋放出來,讓出海搶單成為這些省份不約而同的選擇。
  
  過去的3年,外貿行業在困難的條件下實現了逆勢增長,不僅為我國經濟平穩增長作出了巨大貢獻,也為維護國際供應鏈產業鏈安全、助力全球抗疫貢獻了中國力量。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中國外貿增長正面臨越來越多的困難,外需疲弱導致訂單不足、成本攀升引發產業外遷、貿易保護挑起經貿摩擦等新老問題的交織,給傳統外貿地區以及數量龐大的中小外貿企業帶來了諸多困擾。
  
  隨著近期我國對疫情防控政策做出優化調整,外貿企業“走出去”加強交流合作的條件已具備。同時也要看到,歐美等主要經濟體經濟下行趨勢越發明顯,如果中國企業再不主動出擊,訂單不足的局面恐會更加突出。在此背景下,各地通過“組團出海”開拓市場,除了要找回之前流失的訂單外,還向海外合作夥伴傳遞出中國經濟加快恢復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將發展重心轉移到提振經濟上來,推動經濟發展大步向前,是當前各地面臨的首要工作之一。12月6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堅持真抓實幹,激發全社會幹事創業活力,讓幹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幹、群眾敢首創”。我們注意到,此次“組團出海”多由地方政府以包機並提供補貼的方式進行,體現了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結合,也成為各地快速響應中央要求,主動識變、積極應變並全力以赴穩住外貿基本盤的一個縮影。
  
  “各地爭相組團出海,沒有最拼祗有更拼”“一次見面勝過千封郵件”……從市場輿情看,各方對“組團出海”的做法和效果普遍表示認同,但也有聲音認為,能參與其中的大多是大企業,對絕大多數的中小微外貿企業來說仍是“望梅止渴”。確實,並非所有的市場主體都能得到這樣的機會,但客觀上看,參與出海的這些領頭企業可以積極發揮其帶動示範效應,以點帶面撬動整個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發力,繼而實現“一招活、全盤活”的效果。
  
  不過,對中國外貿行業來說,僅靠“組團出海”這一招是遠遠不夠的。下一步,在穩住外貿基本盤的基礎上,推動外貿邁向高質量發展,還需要形成更加強有力的政策合力,最大限度地釋放出政策組合效應。而對廣大市場主體來說,一個企業的產品能不能真正被國內外市場接受,能不能培育出新的外貿增長點,從根本上說還需要企業在“內外兼修”上下功夫,不斷增強參與市場競爭與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年關將至,不失時機地“組團出海”搶訂單,無論從哪個方面看都是一個好的開始,也有望為新年外貿“開門紅”打下基礎。但從長遠來看,穩定的市場預期、充分的政策支持以及良好的營商環境,才是我國外向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所在。明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應該是經濟社會回歸正常之年、活力恢復之年。對此,我們信心十足,也充滿期待。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顧陽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