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在大戰大考中錘煉城市治理和發展韌性
http://www.CRNTT.com   2022-12-26 09:06:12


  中評社北京12月26日電/作為全國第一個遭受這波空前疫情衝擊的超大型城市,北京能否盡快平穩“度峰”,可以說備受矚目。在這一艱難的特殊時刻,如何在訴求密集爆發時回應民聲民需,如何為應對可能出現的新困難做好準備,如何抓緊時間窗口復工復產、復工達產……大考從各個向度檢驗著這座大城的抗壓能力,也為提升城市治理、錘煉發展韌性提供了重要思考視角。

  兩周來的疫情高峰,北京與大規模感染正面遭遇,在這座超大型城市中的每一個人,都切身感受到了那份緊張與焦慮。如今,大考仍在繼續,但隨著防疫新政深入實施,復工復產全面推進,隨著越來越多人從“陽過”走向“陽康”,生活正逐步展示出這座大城原有的繁榮與生機。

  按照國際經驗,超大城市從正面受襲到度過感染高峰,往往需要2到3個月的時間。作為全國第一個遭受這波空前疫情衝擊的超大型城市,北京能否盡快平穩“度峰”,可以說備受矚目。在這一艱難的特殊時刻,如何在訴求密集爆發時回應民聲民需,如何為應對可能出現的新困難做好準備,如何抓緊時間窗口復工復產、復工達產……大考從各個向度檢驗著這座大城的抗壓能力,也為提升城市治理、錘煉發展韌性提供了重要思考視角。

  突如其來的衝擊,對城市治理體系的統籌謀劃、組織協調和貫徹執行能力是極大考驗。當前流行的奧密克戎變異毒株BF.7具有極強的傳染力、擴散性及逃逸性,北京擁有兩千多萬常住人口,當發生大規模感染,儘管北京醫療資源相對豐沛,但面對極限衝擊,依然會顯得捉襟見肘。與此同時,醫護人員和公共服務人員等同樣出現集中因病減員情況,這在很大程度上也讓系統能力打了折扣,一時難以發揮最大效用。連日來,針對市民反映集中的就醫購藥難等問題,相關部門竭盡全力統籌調度,以多種方式擴面增容救治資源,推動醫藥企業滿負荷生產,目前市民就醫用藥需求保障雖整體仍處在緊平衡狀態,但已明顯趨穩向好。也要看到,由於感染基數龐大,雖然占比不高,依然會有患者出現危重症情況,對此的治療和保障是更大的挑戰。我們要對標保健康、防重症的要求,將資源進一步聚焦老幼病殘孕等脆弱群體,確保重點人群如有突發情況能夠迅速送醫入院,入院後危重症患者能夠及時得到有效救治。

  疫情的衝擊是全方位的,經歷這樣的大戰大考,讓我們對於系統觀念、問題導向、底線思維等等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越是困難,越依靠城市治理的基礎建設和長期積累,基礎服務穩定供給,城市功能穩定保障,生活物資穩定供應,接訴渠道穩定暢通,祗有維持住這些城市治理的基本盤,才能給予應戰應急更強的底氣。安全領域有個概念叫“安全冗餘”,即對可能的風險做出制度性防禦,用多重備份來增加系統可靠性。大城之治,同樣需要相當的“安全冗餘”,做好相應的準備和訓練。凡事多想到前面,遇事快速反應、高效動員,不斷增強城市系統的可靠性,不斷提高應急處置和服務保障能力水平,恐怕是極端考驗下能否掌握戰局主動的關鍵。

  市民是城市服務的對象,也是城市治理的主角,一座城市的文明水平與精神氣質很大程度是通過市民主體的具體行為體現的。面對當前這場前所未有的大仗硬仗,首都市民展現出了不一般的大氣和定力。特別是當資源緊張的時刻,“非必要不打120”等呼籲獲得廣泛響應,街道社區大群小群迅速成為鄰里互助平台,分享藥品、物資共濟。“互相搭把手”“有事您說話”幫很多人家解了燃眉之急,也一定程度緩解了相關資源的緊張。而隨著對“奧密克戎可防可治不可怕”有了切身認知,越來越多人已經或正在快速走出焦慮,緊鑼密鼓投入“陽康”後的生活。科學素養與文明水平,奠定了樂觀淡定的心理基礎,守望相助與共克時艱,讓人再次看到了這座城市的凝聚力和精氣神。“城市和人的最好關係,就是共同成長,互相成就”,首都市民的文明素養與共治熱情,是這座城市的寶貴財富,也是城市治理需要分外珍視的寶貴資源。

  如果說現代基礎設施是一座城市的筋骨,那麼治理能力、凝聚力與戰鬥力則是其不可或缺的靈魂。一座擁有自己靈魂的城市,一定能經受住大戰大考,也一定能總結經驗教訓。艱難的過渡期終將過去,走出疫情已成定局,讓我們團結一心向前走、向前看,共同建設和守護更好的家園。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崔文佳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