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上市公司花式保殼財技引監管關注
http://www.CRNTT.com   2022-12-26 17:34:01


 

  談及如何降低上市公司股東保殼動力,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所資本市場研究室研究員尹中立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監管部門需要嚴格規範大股東和上市公司行為,確保其在法治化軌道上運行,并根據實踐及時完善規則,堵住監管漏洞。

  中介機構須當好“看門人”

  投資者應擦亮眼睛

  今年是退市新規實施的第二年,也是退市新規財務類退市指標真正發揮威力的一年,已經有42家公司強制退市,觸及財務類退市指標的有39家。

  目前,資本市場主要有財務類、交易類、規範類和重大違法類等4類強制退市指標體系。“上市公司主要通過調節財務類指標進行‘保殼’,其他三類情形中,上市公司施展‘保殼’手段的空間不大。”德恒上海律師事務所合夥人陳波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從財務類指標看上市公司是否退市時,考察上市公司的營業收入、淨利潤和淨資產3個財務指標,以及審計意見。”陳波進一步表示,相應地,上市公司常見的“保殼”手段有三類,一是實施與主營業務無關的或者雖然有關但屬偶發的交易,甚至虛構無商業實質的交易,以增加營業收入和淨利潤;二是通過接受關聯方的無償捐贈、債權人豁免債務、接受政府補助等方式增加淨資產;三是要求中介機構出具違規審計意見等。

  除了監管部門加強監管外,中介機構也應把好關。“中介機構是資本市場的看門人,要在信息披露的真實、准確和完整方面嚴格履行把關責任。如果中介機構把好第一道關,上市公司大股東會更加審慎地采取保殼行為。”鄭志剛表示。

  記者注意到,在部分*ST公司的貼吧中,仍有投資者傾向於“賭”公司保殼成功。對此,尹中立表示,二級市場投資者要擦亮眼睛,堅持價值投資,遠離風險警示股,不要賭上市公司保殼是否能成功。隨著注册制改革的深入,“殼公司”“僵屍企業”最終將退出市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