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充分利用好新型舉國體制優勢
http://www.CRNTT.com   2022-12-27 08:22:12


  中評社北京12月27日電/最近,我國科技創新領域捷報頻傳:自主研製的C919大型客機交付首家用戶,即將進入航線運營;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噴氣式支線客機ARJ21首次進入海外市場;“T”字構型中國空間站遨游400公里太空軌道,正式開啟長期有人駐留模式……自立自強的中國科技,生動展現出創新中國的澎湃活力,令人振奮,催人奮進。

  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到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新時代十年,創新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創新發展步伐不斷加快,科技自立自強交出精彩答卷,依靠的是廣大科技人員的不懈努力、奮力攻關,也離不開一系列科技政策的扎實落地、精準發力和科技創新體系的不斷完善、有力支撐。載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測、超級計算機、衛星導航、大飛機製造等領域取得重大成果,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尤其鮮明地體現著新型舉國體制的巨大優勢和作用。

  舉國體制是中國科技自主創新、自立自強的法寶。從一窮二白到創新碩果累累,舉國體制一直堅強托舉著中國科技一路披荊斬棘、奮力向前。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的科技成就充分說明,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涉及多種資源的協調、多條線路的協同和多個團隊的創新,需要政府和科技部門的有效組織和引導,特別是在打造“國之重器”時,甚至需要傾注舉國之力,充分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獨特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充分調動戰略科技力量和全社會科技創新力量。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健全新型舉國體制”,這一要求進一步表明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發揮新型舉國體制的制度優勢,有了非凡十年間全國一盤棋、上下一條心,110多個科研院所、3000多個科研單位、數十萬科研人員通力協作,建造中國人自己的太空家園;有了22個省份、200多家企業、近20萬人大力協同,幾代航空人合力實現C919大飛機飛上藍天。放眼未來,要在激烈的科技競爭中搶占制高點、掌握主動權,突破關鍵核心技術,保證產業體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必須進一步完善新型舉國體制,充分利用好新型舉國體制優勢。

  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布局實施一批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完善新型舉國體制,發揮好政府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中的組織作用,突出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通過夯實科技政策聚焦自立自強、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強化系統觀念等一系列思路舉措,新型舉國體制將更加科學、集約、有效,將進一步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讓廣大科技工作者一展雄心壯志,去奮勇攀登世界科技巔峰。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餘建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