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香港開啓面向全球招攬人才模式
http://www.CRNTT.com   2023-01-19 09:38:59


 

  釋放求賢若渴強烈信號

  香港輿論認為,一個“搶”字,展現了香港特區政府的施政理念之變,從“積極不幹預”變為主動作為、勇於擔當。“過去我們被動等人才上門,現在必須要主動去找人才。”李家超說,過去兩年受各種因素影響,香港本地勞動人口流失約14萬人,多個行業正面臨人力短缺問題,必須要更加積極主動“搶人才”。“現在我們是積極主動去‘敲門’,并告訴大家我們有很多新政策。”

  按照特區政府制定的目標,預計在2023年至2025年期間,通過各項輸入人才計劃每年吸引至少3.5萬名人才,即3年吸引至少10.5萬名人才。上述吸引人才目標較去年和前年的年均人數增加40%。“我們一定全力以赴,并有十足信心讓KPI達標。”陳國基說。

  香港正全力建設國際創科中心,創科產業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而科技人才短缺卻成為香港創科企業發展的一大掣肘。對此,香港特區政府不久前公布《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明確提出充實創科人才資源,計劃至2032年將創科產業從業人員從目前的約4.5萬人增加到不少於10萬人。“藍圖提出的加大力度吸引高精尖人才、強化對大學基礎科研的支持等措施都極具誠意。相信這些措施落實之後,我們會迎來并留住一批又一批優質創科人才。”香港理工大學協理副校長王鑽開如是說。

  鼓勵人才在港落地生根

  “搶人才”是一個系統性工程,包括工作簽證、科研支持、成果轉化、人才住房、子女入學、社會保障、落戶政策等多個環節,需要一整套的制度設計。對此,香港特區政府做了一系列相應規劃。比如,為積極吸引海內外創科人才來港,特區政府計劃將加大力度招募海內外年輕科研人才并吸引香港海外留學生回港發展,加強資助年輕科研學者,增加人才住宿配套,增強人才的歸屬感,鼓勵人才在香港落地生根。

  “針對重點行業,我們的人才政策有一系列‘量身訂做計劃’,包括稅務優惠、員工補貼、生活補貼等。比如企業需要土地、扣減稅務,甚至員工要讀書、找地方住,這些我們都有相應安排。”李家超介紹,特區政府出台這些配套措施,目的是希望優秀人才來到香港後,感受到香港廣攬英才的誠意,并扎根成為香港這座城市的一分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