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網評:更多城市發布限燃令 體現精細治理
http://www.CRNTT.com   2023-01-19 17:18:53


  中評社北京1月19日電/網評:更多城市發布限燃令 體現精細治理

  來源:東方網 作者:丁慎毅

  1月17日晚,鄭州發布《鄭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2023年春節期間煙花爆竹安全管理的通告》,除商場、車站等禁放區域,允許市民在指定的部分域內燃放煙花爆竹。但重污染天氣期間和上述規定以外的時間禁止燃放煙花爆竹。

  “限燃令”贏得當地群眾喝彩,也讓在豫曾從事煙花爆竹的經銷商精神一振,重拾舊業開始備貨,體現精細化治理。

  梳理媒體報導,自去年12月中旬,山東省東營、濱州兩市在全國率先發布春節煙花爆竹“限燃令”後,對於今年煙花爆竹“禁燃令”是否應鬆綁,引發了全網大討論。大連等少數城市也發布“限燃令”,更多城市還是堅持全域禁放。以鄭州為例。去年12月31日晚,鄭州上萬市民聚集在鄭州地標建築玉米樓附近,跨年辭舊迎新,不少市民現場燃放煙花。當地辦事處出動百餘人,對人群聚集點進行夜間排查、勸阻。1月以來,這樣的場景也開始在一些全域禁放的城市出現,有城市還實行有獎舉報,但事實證明,堵,已經堵不住了。杭州、上海、珠海等地都出台“限燃令”。

  或許有人說,春節燃放煙花爆竹完全可以有替代需求,比如,電子鞭炮和各種文化活動。事實上,今年之前各地也是這樣做的,全域禁放也執行較好,老百姓也沒多大意見。但是,今年不同了。三年疫情,特別是去年12月份左右的大面積新冠感染,人們燃放煙花爆竹“驅邪避瘟”的心理作用被放大,其他方式起到心理情緒釋放的功能開始衰減,當更多人冒著違法風險燃放煙花爆竹時,政府的治理能力自然跟不上,也使得法律的公信力受到影響。在這樣的背景下,就需要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情制宜,通過臨時“限燃令”,實現精細化治理,滿足群眾需求,維護法律尊嚴。

  比如“年俗”,關鍵在“年”,“俗”只是我們對生活的安排。這些安排,根據人們的實際需求,每年也許不一樣,不變的只是人們對新一年的期待和向往。也許今年春節限燃,明年老百姓的心理情緒釋放方式變化了,則可以回到禁燃。社會治理必須從注重效率的“功能導向”和注重空間外觀的“形態導向”,轉向更貼近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生活導向”。

  從另一方面說,春節燃放煙花爆竹作為一種傳統文化,也不是基於空氣污染和安全隱患而非得禁止不可。完全可以發揮科技的作用,讓燃放煙花爆竹污染更少,更安全。據報導,中國煙花爆竹行業通過技術革新步伐和加大降煙、除塵、脫硫、減噪等方面的科研攻關力度,已成功研發出無硫發射藥、微煙引線、環保型鞭炮等眾多新材料和新產品。通過轉型升級,煙花爆竹產業全面推行機械化、智能化生產。同時,各地也在開發推廣居民低碳“碳普惠”應用。如果老百姓只能用碳積分換取鞭炮,然後限時限地燃放,沒有碳積分也就換不來鞭炮。這相當於燃放煙花爆竹增加的碳量,可以用平時的低碳行為做出生態補償。如果能夠精準操作,想過年放鞭炮的人,必然會在一年裡攢碳積分,這反而能推進低碳生活方式。

  總之,高品質生活不是一句口號,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由一系列具體目標要求構成的戰略設想,更是涵蓋人民群眾實際生活方方面面的行動綱領,這就需要從系統思維出發,尊重群眾更加多元的需求,強化換位思考,不搞一刀切,優化政務服務,實現精細化治理,增強為民服務的精準性實效性,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來源:東方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