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做好日常監督中談話調研工作
http://www.CRNTT.com   2023-01-19 17:46:17


  中評社北京1月19日電/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報導,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規定,紀檢監察機關應當結合被監督對象的職責,加強對行使權力情況的日常監督,通過多種方式瞭解被監督對象的思想、工作、作風、生活情況。運用談話方式進行調研,是開展調查研究的基本方式之一,也是日常監督工作中收集第一手資料的有效渠道。做好這項工作,是對紀檢監察幹部理論水平、業務能力、心理素質和語言表達等各項能力的綜合考驗。紀檢監察幹部是執紀執法者,更是政治工作者,必須克服單純辦案思維慣性,不斷提升自身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和政策策略運用能力,扎扎實實做好談話調研工作。

  研學在先,充分準備。在談話前,對調研的內容要充分掌握、了然於胸;對談話對象,要瞭解情況、摸清底細;對談什麼、如何談,要心中有數、有的放矢。談話調研的目的必須始終明確,根據目的合理安排、精心組織,調研才能取得預期成效。談話要圍繞調研目的或者需要解決的問題來展開,一般採取“由內而外”的方式,先查閱被調研人員的工作經歷、工作實績、歷次考察考核的評價,再查閱調研涉及區域歷年發展情況、區位特點、環境條件、風土人情、重大事件及宏觀政策背景等。在選取談話對象時,應當注重選取與調研主題有一定關係、瞭解調研主題信息的人群,針對談話對象性格特點,對可能遇到的問題做好預案。在談話形式上,可採取一對一、面對面的方式,也可採取集體座談、上門訪談、電話敘談等方式進行。

  細致觀察,發現問題。開展談話調研,能不能開好場至關重要。要選好時機。根據調研目標靈活決定要談的內容或主題、有哪些要求和希望,強調此次談話的重要意義,提高談話對象的責任意識。根據調研情況及時調整策略,引導談話對象圍繞主題敞開心扉、暢所欲言。要精準“點穴”。談話時要聚焦主題,緊緊圍繞存在問題和既定目標有序開展,對發現的問題要抽絲剝繭、層層深入、由此及彼、由表及裡,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也不能蜻蜓點水、一帶而過。談話中,要善於通過觀察對方一舉一動和肢體語言,捕捉其語言、語氣、表情、動作的細微變化,研判其心理狀態,有針對性地科學選擇談話策略。要創新方式。針對不同特點、不同類型的談話對象,採取不同的談話方式,注重運用提問式、啟發式、漫談式等多種談話方法,營造寬鬆談話氛圍,努力實現與談話對象同頻共振。

  詳細記錄,深入研究。為了不影響談話者與談話對象之間的互動,又能夠較好地消除談話對象心理壓力和緊張感,調研談話最好採用事後記錄方式。在記錄過程中,要注重記錄盡量全面完備,記錄內容要避免偏差、忠於原話。調研談話重在瞭解情況、解決問題,不能只是為談而談,一談了之。談話結束後,談話者一定要結合已掌握情況與談話對象現場表現,進行深入細致的思考,通過對調閱材料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分析,把零散的認識系統化,把粗淺的認識深刻化,找到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最終形成談話調研報告。談話調研報告的形成,應該是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有機結合的成果。在實際操作中,為了提升研究可信度,應在定性觀察裡面結合定量部分,根據客觀標準評價分析談話內容,隨時保持敏感和警覺,避免對談話調研資料進行錯誤解讀。(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