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古典文化也活了起來!古畫《武僧演武圖》的勁逸之美展現得淋漓盡致。這幅繪制在少林寺白衣殿北墻的壁畫作品,描繪了約200年前演武的場景。在春晚舞台上,古畫所熔鑄的力與美,經現代媒介技術的轉化,在當代武術傳承者的一招一式中,靈動了起來。甪端、白澤、麒麟、貔貅等上古神獸原創動漫形象,與創意節目《當“神獸”遇見神獸》構成了微妙有趣的“對話”。有“中國音樂史上的活化石”之稱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南音”,也走上了春晚舞台。“絲竹相和,執拍者歌”,歌曲《百鳥歸巢》中,簫聲歌聲琵琶聲聲聲入耳,唐宋的風雅、歷史的神韵融合著現代音樂穿屏而出,古朴幽雅,委婉深情。
更重要的是,兔年春晚借由對傳統文化的演繹,民族精神和中華美學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傳承著、彰顯著、綻放著。民俗學家認為,年俗文化的本質是精神的、理想的,是中華民族精神、文化、道德、審美、價值觀的傳承載體。春晚舞台上,《穆桂英掛帥》《花木蘭》《智取威虎山》等戲曲選段,戲脈深遠,戲韵悠長,從老藝術家到小朋友,在手眼身法步的推敲中表達著代代相傳的家國情懷。
在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今年春晚獲得了藝術張力,也彰顯了文化自信;在藝術與技術的互動融合中,春晚獲得了更加廣闊的創造空間,也彰顯了更具韵味的藝術魅力。
講述百姓心聲期盼
“我很忙!”春晚第一部微電影《我和我的春晚》中,熱心觀眾老張的故事逗樂了很多人。老張的確很忙,忙活著自己的小日子,從白天到黑夜,從黑發到白首,但他再忙,也沒忘記年年給春晚劇組寫信,寫他對春晚的牽掛和惦記。老張,何嘗不是億萬觀眾的縮影?春晚是巨大的文化磁場,也是牢固的情感紐帶,記錄著時代的“音”與“畫”,也收錄著人們的心聲與新事。
暖是春晚不變的主色調。人民是春晚舞台的主角,普通人的高光時刻、普通人的真情實感,讓今年春晚“聯歡”的底色更加質朴醇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