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擴大有效投資勿忘規範融資
http://www.CRNTT.com   2023-01-29 09:04:18


  中評社北京1月29日電/前不久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有效防範化解重大風險。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積極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在支持高質量發展過程中保障財政可持續及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可控。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吉富星文章表示,當前,財政仍有較大空間和有利條件加力提效,以強信心、穩經濟、促發展。目前,中國政府法定負債率低於國際通行的60%警戒線,也低於主要市場經濟國家水平。同時,近年來隱性債務穩步下降,風險逐步緩釋。總體看,政府債務雖存在局部風險,但風險總體可控,具有較大發力空間。財政可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入手,圍繞市場主體需求精準施策,助力企業減負增能,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其中,“加力”是統籌財政收入、財政赤字、貼息等政策工具,適度加大財政擴張力度,“提效”則是通過助企紓困、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等,提升政策效能。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隨著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優化,積極財政政策效果將有力顯現,推動經濟回升。
  
  文章指出,積極財政要擴大有效投資,也應加強融資規範,注重防範化解風險。總需求不足,是當前經濟運行的突出矛盾,需發揮好消費的基礎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擴大有效投資依然是穩增長的關鍵引擎,要聚焦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打好投資政策組合拳,通過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帶動全社會投資,引導資金更多投向供需共同受益的製造業、新基建等領域。備豫不虞,還需堅持“開前門、堵後門、化存量、控增量”債務治理思路,進一步規範政府、社會資本融資行為,重點推進融資平台債務化解和市場化轉型,避免新增隱性債務上項目、鋪攤子。
  
  文章提出,開好政府舉債“前門”,保持合理赤字水平及債券規模,提高投資規範性和效率性。適當擴大國債、一般債、專項債規模以及預算內投資等,並擴大專項債投向和資本金範圍。政府舉債要與償債能力匹配,要合理分配債券額度、確定投資規模,在算好“經濟賬”與“綜合賬”基礎上,加大重點領域補短板力度,系統布局新型基礎設施,持續形成實物工作量和投資拉動力。同時,應壓實地方主體責任,落實“資金跟著項目走”原則,解決部分項目儲備不到位、質量不高、收益不平衡、支出進度慢等問題。加強全生命周期績效管理,將績效結果與預算安排、改進管理、政策調整掛鈎,提升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注重債務可持續性。
  
  發揮財政政策對社會資本撬動作用,加大對民間資本的引導和支持力度。應堅決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在財政補助、稅費優惠、政府採購等方面,對各類市場主體一視同仁。鼓勵和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國家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建設,規範發展、陽光運行PPP、特許經營等,嚴禁違規舉債。通過財政政策激勵民間資本增加科技創新投入、實體投資,並積極利用REITs等盤活存量資產。地方政府也應切實解決市場准入、融資落地、信用履約等方面痛點,但不可脫離當地財力、做過頭承諾。
  
  重點加強政府融資平台的融資規範。一是注重地方財政承受能力、杜絕新增隱性債務,規範信息披露和融資行為,尤其是企業發債、銀行授信、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等應基於商業化原則開展,不與政府信用掛鈎,管好新增融資的金融“閘門”。二是妥善處理融資平台債務和資產,完善承接專項債項目的會計制度,進一步打破政府兜底預期,建立市場化、法治化的債務違約處置和風險分擔機制。三是理順政企關係,分類推進融資平台市場化轉型。政府應依法合規提供資金、資源、資產、特許經營權等,以提升其造血能力,形成政企界限清晰、責任明確、風險可控的良性機制。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