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新業態促進青年群體穩就業
http://www.CRNTT.com   2023-01-31 08:20:54


 
  如何讓新就業形態與青年群體相互成就

  文章指出,在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青年正在成為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積極參與者、推動者。甚至可以說,青年群體與新就業形態以及新工作場所特徵相互影響並相互成就。新業態就業以方式的靈活性、工作安排的自主性以及對互聯網機制知識的掌握度的基本要求,吸引了大量青年勞動者加入其中。與此同時,也要正視新就業形態的不確定性,在承認靈活化的前提下探究保障勞動者權益、構建新型勞動關係的有效路徑。

  第一,在大力推動新業態發展的同時加強制定具有創新性的適合靈活化工作的保障性政策。新業態的快速發展拓寬了就業渠道,為青年勞動者提供了巨大發展空間。就目前凸顯的非標準勞動關係、過長的工作時間和有待健全的社會保障制度等問題來看,可以盡快出台新的勞動合同、工作時間、工作條件、社會保障等標準,以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基本權益。

  第二,建立更加通暢和寬闊的職業發展通道,防止“新生代”就業者的低水平復制。改革開放以來,從不同於老一代農民工的“新生代”農民工,到快速流動的“90後”,再到以個性張揚、敢於質疑為特徵的“00後”,青年勞動者總是能夠快速適應時代的發展。但是,如果大量的青年勞動者無法學習和提升技能,他們就可能在職業生涯過程中低水平流動。目前,進入靈活化就業的勞動者比例越來越大,流動的速度也在加快。這就要求特別關注其長時段的職業發展,建立更加多元的技能培訓體系,滿足勞動者在不同層次和不同職業階段發展的需要。

  第三,探究適應新業態發展和靈活化就業形態的新型工會組織形式和運作方式。近年來,各級工會已經在吸納新職業從業者加入各級工會組織並通過新媒體等形式吸納青年人加入工會。就目前的形勢來看,為適應靈活化和勞動者個體化的趨勢,意見箱、熱線或微信等多種形式的個人申訴機制的補充是必要的。

  第四,擴展就業和勞動政策,將之作為廣義的社會政策的一部分。以數字化為特徵的經濟形態的發展,其影響範圍遠遠超出就業和勞動領域本身,對勞動力市場劃分和社會結構的重構都將產生深遠影響。就業和勞動政策應放置在社會政策的角度下,與家庭照料、教育政策等相互聯繫,盡可能滿足各方利益,讓新形態就業與青年群體相互成就。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