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全球“加息潮”何時按下“暫停鍵”?
http://www.CRNTT.com   2023-02-12 09:12:50


 
  減通脹目標短期無望達成

  儘管歐美各國的通脹已經紛紛回落,但距離達成最終目標依舊遙遠。

  嘉盛集團資深分析師傑瑞·陳表示,美國歷史上經歷過多次高通脹時期,美聯儲都沒能讓通脹立即回到2%-3%的目標。自1920年以來,美國出現了13次高通脹,通脹率飈升至5%以上,通脹的平均峰值為9.2%,在達到峰值後,平均12個月後通脹將放緩至5.1%,這意味著美國通脹可能在今年5月來到5.1%附近;歷史數據顯示,美國通脹平均21個月下降到低於4%,這意味著2024年第一季度美國通脹可能降至4%以下。

  不可忽視的是,美國通脹能否持續回落、“軟著陸”能否兌現,仍有不確定性。美國前財政部長薩默斯表示,由於美國經濟前景的高度不確定性,美聯儲在本周加息後,應避免發出下一步行動的信號。

  “目前,屢創新低的失業率、工資增長過快和勞動生產率負增長是美聯儲抑制通脹的主要阻礙。”郭紅玉表示,今年1月,美國員工的平均時薪為33.03美元,環比上漲10美分,同比增幅達4.4%。工資上漲速度過快非常不利於抑制通脹。如果通脹在未來一段時期仍不能明顯回落,美聯儲就只能繼續維持緊縮政策,通過擠壓總需求的方式給勞動力市場降溫。

  “對美聯儲而言,實現2%的通脹目標已是挑戰重重,歐洲央行則更加不易。”胡志浩分析,歐元區面臨著比美國更嚴峻的“滯脹”難題,已領先美國進入衰退周期。隨著全球經濟放緩和能源價格持續回落,歐元區整體通脹的高點在2022年10月已經出現,但核心通脹還在高位。受勞動力短缺和工資上漲的驅動,服務通脹在核心通脹中的貢獻率或穩步上行,使其拐點滯後於整體通脹。短期內,在全球金融條件繼續收緊、總需求繼續回落以及能源危機繼續延宕等多因素交織的環境下,歐洲央行更難進行跨期最優選擇。隨著緊縮政策的需求效應持續發揮,歐洲央行未來還可能繼續向下修正經濟增長預期,從“淺衰退”演化為“深衰退”。

  世界銀行曾警告稱,全球範圍的“加息潮”將把全球經濟推向衰退,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將面臨一連串的金融危機風險和持久傷害。

  “美聯儲加息對新興市場國家的溢出效應既取決於加息動因和美國經濟基本面,也取決於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基本面。”郭紅玉表示,在本輪高通脹驅動美聯儲陡峭加息縮表的背景下,部分基本面脆弱的新興市場國家正面臨匯率大幅貶值、資本連續流出和金融市場震蕩三重衝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