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在孩子心中種下中華文化的種子
http://www.CRNTT.com   2023-02-13 09:23:27


 
  期待作出更多成績

  辦學多年來,最讓阿依努爾感到欣慰的,還有幫助跨文化家庭化解代溝與摩擦。

  “在吉爾吉斯斯坦,不少華僑華人和本地人結為夫婦。這些家庭的孩子從小在吉爾吉斯斯坦長大,習慣用本地語言,和說漢語一方的家長經常溝通不暢,關係不親近。有的孩子學習漢語後,逐漸學會用漢語表達想法,和家長的溝通也更交心。”阿依努爾說,“每次有家長向我說謝謝,我都覺得,辦學的路走對了。”

  明亮學校的成績,許多華僑華人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去年的夏令營,就來了不少熱心為學校“吆喝”的“僑媽媽”和“僑爸爸”。

  比什凱克華助中心主任楊彩平聽說明亮學校缺少活動器材,第一時間搬來了華助中心的二胡、古箏、筆墨紙硯和相機。幾年來,每逢兒童節、中秋節等節日,楊彩平還會代表華助中心向明亮小學捐贈書籍和玩具。明亮學校創辦的第一年,華助中心就向學校捐贈了35張兒童床鋪。楊彩平至今記得,阿依努爾向她介紹辦學理念時說的那一句:“孩子們太需要學漢語了!”

  “明亮學校既是民間自發創辦的漢語學校,也是我們的少數民族僑胞傾注全力創辦的學校。他們的努力值得被看見。”楊彩平說,“華助中心作為非盈利性的公益組織,使命就是為華僑華人排憂解難。不論明亮學校遇到怎樣的困難,我們都應該盡己所能,支持他們辦學。”

  多年關注明亮學校發展的吉爾吉斯斯坦中亞福建總商會會長林金電,也在夏令營現場為家長們做了一場推介會,呼籲當地華僑華人重視幼兒的漢語培養,抓住文化啟蒙的時機。

  “身在海外,我們期盼孩子們能學好漢語,不忘來路。將來,不論孩子回中國繼續念書,還是長大後到中國留學、工作,或是在海外從事和中國相關的事業,漢語和中華文化都將是他們一生的財富。”林金電說。

  疫情期間,明亮學校的運營受到不小的衝擊。目前,學校的學前班部有70多名學生,小學部仍暫時關閉。阿依努爾的最大心願,就是為學校招到更多專業教師、為學生找來更多適合的教材,提高明亮學校的辦學質量。為此,她和丈夫正在四處奔走,積極申請項目支持。

  “孩子就像初升的太陽。我們為學校起名為‘明亮’,就是希望幫助孩子們開好頭、起好步,打好‘華二代’們的漢語基礎,培養他們的身份認同,把中華文化的根脈留住。”阿依努爾說,“相信做好文化的傳承,我們就會有明亮的希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