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一門歷史課程之爭 體現美國黨爭極化
http://www.CRNTT.com   2023-02-15 15:57:36


 

  “為填補鴻溝邁出的一小步”

  大學理事會在最新聲明中說,它未能及時“抬高音量”迅速回擊佛州官員的“詆毀”,“背叛了各個領域的黑人學者,和那些為成就這門研究內容而付出艱辛勞動的人”。按照理事會的說法,學者們花了近10年時間才設計出這門課程。

  現階段,美國已有60所學校開設《非洲裔美國人研究》課程。

  大學理事會在聲明中也謹慎解釋,部分“爭議課題”,如“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在試行課程大綱中屬於選修而非必修課題,並不要求學校一定要教。

  佛州官員特別擔心這門課會向學生傳授“批判性種族理論”,即主張種族主義不單出於個人偏見,更深植於法律系統和政策設計。援引這類理論,民權團體正發起要求正視黑人對美國歷史貢獻、替奴隸制受害者後代向美國政府索賠的運動。

  參與課程設計的學者駁斥了佛州政府稱課程“承載政治議程”的說法。

  美國聖路易斯大學非洲裔美國人研究系主任克里斯托弗·廷森告訴美國公共廣播電台:“課程內容不包含任何特別意識形態的東西,祗有一點,就是我們重視非洲裔群體在美國的遭遇。”

  他介紹,課程宗旨是從多角度向學生介紹非洲裔美國人的經歷和貢獻,奴隸制是其中一部分內容,“但我們不想僅僅聚焦於此”,還希望從文化、文學、歷史發展、政治和社會運動等層面提供更全面的觀察。

  廷森說,這一研究課題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在美國公立學校的美國歷史教育中,關於非洲裔群體集體經歷的記錄長期被“抹除”,“(我們現在做的事)是為填補這一(知識)鴻溝所邁出的一小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