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突尼斯“奶荒”持續困擾民眾生活
http://www.CRNTT.com   2023-02-16 11:22:51


  中評社北京2月16日電/據新華網報導,去年10月起,牛奶成為繼面粉、白糖和礦泉水之後,突尼斯各大超市和商店裡又一類限購日常消費品。近半年過去,“奶荒”沒有緩解,甚至愈演愈烈。

  “像大多數人一樣,我家很難買到牛奶。為買牛奶,我們必須和附近商店搞好關係。”服裝廠工人薩米婭·本·蘇萊曼無奈地告訴記者。

  工程師馬爾萬·穆拉德說:“我們收到哪裡買得到奶的信息後,一般會馬上趕過去。臨近齋月,家庭牛奶消耗量會大幅增加,所以我們盡量多囤一些。”

  突尼斯牛奶市場長期供不應求,近期全國產奶量進一步下降。官方數據顯示,目前市場牛奶需求為每天180萬升,而單日供給量最高祗有120萬升。

  受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和烏克蘭危機影響,突尼斯第納爾持續貶值、進口飼料價格大幅上漲,無力面對成本激增的突尼斯奶農紛紛選擇賣掉奶牛。

  今年52歲的優素福·梅裡亞是三個孩子的父親,在首都附近的西迪薩比特農業區經營一個農場,之前飼養10頭奶牛和40多只羊。由於飼料價格大漲,他過去五個月賣掉了三分之一牲口,以減少虧損。

  “我和全國許多農民一樣,經濟狀況惡化,被迫賣掉奶牛。”梅裡亞說,成本激增、糟糕的經濟形勢正在將奶農推向破產。

  以“奶荒”為代表,各種基本消費品短缺已成為突尼斯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突尼斯馬格裡布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希沙姆·哈吉表示,公共財政困難導致當前一些享有政府補貼的基本生活用品供應短缺。“政府無力支付對牛奶、面粉、食用油等的補貼,對主要生產商大量欠款,從而導致產量下降。”哈吉說。

  突尼斯統計局數據顯示,該國1月通脹率上漲至10.2%,連續第16個月上漲,創1984年末以來最高紀錄。

  突尼斯政治評論家朱邁·賈斯米表示,突尼斯通脹上升是從美國加息後開始的,通脹水平居高不下與美聯儲貨幣政策有密切關係。

  去年3月開始,美聯儲實施多輪激進加息。為扭轉資本外流、遏制本幣持續貶值,突尼斯不得不跟進加息。然而,國內經濟復甦本就乏力,加息進一步提高企業和家庭借貸成本,造成消費下滑,拖累經濟增長前景。

  “不少中東國家都受美國加息影響。美國為了自身利益輸出通脹,讓全世界埋單,實在令人失望和憤怒。”賈斯米說。

  在物資短缺和通脹持續困擾突尼斯民眾之際,突尼斯政府債務和財政赤字迅速增加,原定改革計劃難以推進,陷入償債難、融資難、改革難的惡性循環。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據顯示,受進口額急劇上升影響,預計突尼斯2023年經常賬戶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將達8%;政府債務占GDP比重將達89.2%,高於2020年的82.8%。

  1月27日,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下調突尼斯主權信用評級至Caa2,前景展望為負面。突尼斯經濟學家伊茲丁·塞伊丹表示,這意味著突尼斯被歸類為“極高風險國家”。

  為獲取IMF貸款,突尼斯已承諾進行結構性改革,包括降低公共部門工資、削減能源和食品補貼、部分私有化國有企業等。然而,在當前通脹加劇背景下,如何在不傷害最脆弱家庭的情況下進行改革成為棘手的問題。

  “一旦把握不好政策平衡,就會導致局面失控,突尼斯將掉進一個無法脫身的漩渦。”賈斯米說。

  “我以前的夢想是增加奶牛數量並建一個奶酪工廠,為孩子們創造更美好的未來。但現在,我的夢想破滅了。”梅裡亞悲傷地說。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