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在勇擔使命中創造發展新機遇
http://www.CRNTT.com   2023-02-22 14:01:14


  中評社北京2月22日電/據經濟日報報導,近期,經濟日報調研組深入廈門調研,推出長篇調研報導《鷺島妝成》,引發熱烈反響。如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奮勇篤行?記者專訪了福建省委常委、廈門市委書記崔永輝。

  記者:特區建設40多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一個“高素質、高顔值、現代化、國際化”的廈門從藍圖走向現實,是什麼讓鷺島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崔永輝:作為廈門經濟特區創業時期的重要領導者、開拓者、建設者,習近平總書記對廈門一直充滿深情、寄予厚望。上世紀80年代,習近平同志在廈門工作了整整3年,為我們開創了極其寶貴的思想財富、精神財富和實踐成果;到省裡和中央工作後,又多次對廈門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確要求。特別是在廈門經濟特區建設4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專門發來賀信,為新時代廈門發展再次作出科學指引、擘畫宏偉藍圖。習近平總書記的關懷厚愛,是廈門發展的最大優勢、最強動力。廈門市委深入開展習近平總書記賀信重要精神“大學習、大討論”,並系統回顧特區40年奮鬥歷程,得出3條重要結論:廈門經濟特區取得巨大成就,最根本原因是每逢重大關鍵節點習近平總書記都為我們指明方向;廈門經濟特區書寫成功故事,最寶貴經驗是始終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廈門經濟特區新時代開拓前行,最重要遵循是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新征程上,我們將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廈門幹部群眾對習近平總書記的深厚愛戴轉化為團結奮鬥、幹事創業的強大動力,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為我們指引的方向前進。

  記者:去年,廈門市地區生產總值增幅比全國高1.4個百分點,增速位列全國15個同類城市首位,經濟發展呈現穩中加固、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廈門何以交出這樣的成績單?

  崔永輝:最根本的是我們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重要要求,統籌打好“穩主體、穩信心、促服務、促改革”組合拳,推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質增效。

  第一,密集施策穩主體。廈門是旅遊城市,與文旅相關的中小市場主體吸納了大量就業人口,一旦受到疫情衝擊,從業人員的收入就會受到影響。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我們頂格落實國家和福建省一攬子政策,出台4輪穩增長政策措施,兌現惠企資金超400億元,其中退減緩免稅費超260億元,運用財政杠杆撬動銀行幫扶資金500億元,有效激活了市場主體活力,去年全市新增市場主體17.2萬戶、增長17.6%。

  第二,強力出手穩信心。我們圍繞擴投資、抓招商、促消費超前部署、主動發力,為市場注入強勁信心。實施項目策劃攻堅行動,策劃生成項目超過1000個、總投資6162億元。堅持大招商、招大商、大員招商,舉辦企業家大會、校友經濟發展大會等,新增簽約項目856個、落地項目874個,一批投資超百億元重大項目開工,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2%,其中,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長35.7%。開展消費促進活動,刺激消費復甦和潛力釋放。

  第三,精準發力促服務。企業的健康發展,有賴於政府的精心服務。去年3月,我們頒布實施《廈門經濟特區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落實全面提升營商環境數字化便利化水平三年行動,在國家發改委營商環境測評中連續3年獲評“全國標杆”。我們深入開展“益企服務”專項行動,組織近千名處級幹部為976家重點企業提供專員服務,第一時間破解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我們著力化解歷史遺留問題,實行領導包案掛鈎處置歷史遺留的18宗開發建設項目,組織開展全市國有資產管理使用情況專項巡察,使國有資產更好發揮作用、服務發展、造福人民。

  第四,著眼長遠促改革。去年以來,我們積極爭取綜合改革試點,大力推進國企改革和政府投融資體制改革,取得明顯成效。比如深化國企改革,實施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把21家國企整合成16家,對業務進行同類整合和垂直整合,著力破解市屬國企大而不強、大而不優、運營同質化問題;深化城市建設投融資體制改革,實施3個軌道TOD項目,策劃生成18個PPP項目和8個REITs項目,撬動社會資本超1300億元,廈門安居成為全國首批上市交易的保障房REITs項目。接下來,我們將致力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堅持以改革的思路辦法破解瓶頸難題,勇於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在勇擔國家使命中不斷創造發展機遇。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