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網評:人才“帶土移植”,更須“厚土培植”
http://www.CRNTT.com   2023-02-22 15:22:17


  中評社北京2月22日電/網評:人才“帶土移植”,更須“厚土培植”

  來源:光明網 作者:鐘超

  近日,地方兩會相繼閉幕,各地出台的人才政策“爭奇鬥艶”。其中,廣西和遼寧均提到人才引進的“帶土移植”。言外之意,是希望把高端人才與創新項目和團隊捆綁在一起,讓引進的人才能盡快適應環境、發揮專長,為地方突破技術瓶頸、轉化科技成果、賦能高質量發展發揮更大的效力。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是國家和民族長遠發展大計,也是決定一個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創新水平的關鍵因素。小到一枚芯片、一個軸承,大到一台盾構機、一艘遠洋船舶,都凝聚著無數科技創新的專利成果,都依賴於高科技人才的集智攻關。面對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新要求,高科技人才愈發成為各地競爭的關鍵變量,如何“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則考驗著各地招才引智的能力水平。

  在此時代背景下,廣西與遼寧探索實施的“帶土移植”模式,就具有加快高水平人才引育的時代價值。實施人才引育“帶土移植”,側重於“團隊+項目”集成式引進,要求團隊成員間有創新關聯性,利於激發科創團隊的力量,促進技術研發與成果轉化。從各地人才引進的經驗來看,人才流動過程中的“水土不服”問題較為普遍。而通過“帶土移植”,能夠改良區域科技創新環境,讓高端科技人才能夠心無旁騖地在科研實踐中展現才華、成就事業。

  必須指出的是,人才“帶土移植”,不能也不應異化為挖“墻角”。多年來,我國人才流動的現實格局表明,在一些人才項目的惡性競爭中,受傷的往往是中西部地區。推動人才“帶土移植”模式良性發展,應當立足本地經濟和科技的比較優勢,通過將“揭榜掛帥”與“帶土移植”相結合的形式,精準籌劃與產業轉型升級相配套的人才政策。例如,廣西在汽車、機械製造、種業創新等領域積累了比較優勢,遼寧在裝備製造、精細化工、高端金屬新材料、現代海洋產業等領域發展勢頭強勁,都迫切需要對制約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核心技術進行集智攻關,“帶土移植”的人才引育模式就顯得非常“解渴”。兩地不僅打通人才團隊引進的渠道,還通過支持本地科研機構和平台,在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城市群等創新資源密集地設立“人才飛地”和“創新飛地”,開辟了集聚優質創新資源的直通車。

  從這個意義上說,人才“帶土移植”,更須“厚土培植”。通過優化人才的“引育留用”生態,有針對性地將科創人才、知識資源和企業的技術創新體系連接起來,促進複雜技術成果的快速高效轉化和持續創新。對於引進人才的地方來說,既要優化整合政策、團隊、項目、技術、資金要素,為人才團隊培育良好的發展環境,以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磁場”拴心留人;又要發展高效強大的共性技術供給體系,提高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成效,真正將人才團隊的活力和能量激發出來。

  千秋基業,人才為本。挖掘人才智力資源,用好用活各類人才,打通人才引育過程中的政策梗阻,就一定能融通人才鏈與創新鏈產業鏈,讓創造活力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湧流,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匯聚磅礴力量。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