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堅守四十年,他們將電影“譯”進苗侗山鄉
http://www.CRNTT.com   2023-02-24 10:57:00


 

  “以前放電影,看的人不多,看懂的更少。現在村頭一放電影,基本都是坐滿的,尤其像我母親這樣聽不懂普通話的老人,可以從電影裡瞭解歷史文化,看懂故事情節。”楊文兵說。

  “電影是大眾藝術,也是我們守住民族地區基層文化陣地的一件利器。正是因為這一點,才讓我們堅持了這麼多年。”李文坤說。

  苗嶺侗鄉裡的翻譯家,要做點綴民族文化的小花小草

  讓楊文兵第一次看譯制電影就著迷的原因,來自一句台詞。

  “電影原本的台詞是‘你們從左邊走,我們從右邊走’,但翻譯成苗語之後,就變成了‘你們從長方田那邊走,我們從三角田這邊走。’生巴巴轉述,老人們分不清左右不說,還不具體。長方田和三角田都是我們這邊的土話,一改成這樣,瞬間覺得電影離我們更近了。”楊文兵說。

  這部電影正是宋其生負責翻譯的。1984年入職以來,宋其生從事少數民族語電影譯制工作已經快40年了,那句讓楊文兵印象深刻的台詞,凝聚了宋其生在電影譯制生涯裡最寶貴的經驗:“給群眾翻譯電影,未必一定要雅,但還是要講個‘信’和‘達’。”宋其生說。

  “電影台本翻譯首先要忠於原著的本意,還要克服文化差異帶來的理解障礙,更要考慮讀者和聽者的接受性。”宋其生說。由於最終作品面向基層的群眾,電影中的文化環境很難完整地投射到他們的生活,因此除了直譯,更多要用群眾熟悉的方式進行不失本意的轉譯。

  第一部讓宋其生獲獎的翻譯作品是趙本山主演的電影《男婦女主任》。除了要讓大家看明白劇情,更重要的是如何讓西南地區苗侗群眾理解到東北喜劇的笑點。“東北的二人轉,如果直接翻譯過來,群眾接受不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