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第十輪!美歐加碼對俄制裁
http://www.CRNTT.com   2023-02-28 10:16:22


 

  對於歐盟內部就對俄制裁不斷顯現的分歧,複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丁純告訴第一財經,烏克蘭危機下的歐洲既團結又分裂。“外部的安全壓力使挺烏在歐洲成為政治正確,使歐洲內部凝聚力與向心力增強,”他說道,“但由於對俄能源、礦產等原材料、糧食依賴程度不同,歷史上與俄羅斯的恩怨情仇不同,以及與美國關系深淺等,各國主張、訴求亦不盡相同,內部矛盾不斷,且出現分化。”

  丁純認為,除了俄羅斯和烏克蘭外,歐洲也是烏克蘭危機最大的受損者,“一年來,在烏克蘭危機不斷發酵的背景下,歐洲的地緣安全不複存在,對美國和北約依賴加深,戰略自主受限。”

  自去年2月24日以來,歐盟先後對俄祭出十輪制裁,涉及俄羅斯的能源、經貿等多個領域。但是,一年來,越來越多的歐洲經濟學家和民衆認為,歐盟對俄羅斯施行一系列制裁措施的反噬效應愈加明顯,令歐洲經濟雪上加霜,并面臨嚴重的能源危機。

  “能源危機下,歐洲的轉型被迫加速,通脹高企,歐洲經濟複蘇受損,消費、投資走弱,軍費開支上升,債務擴大,產業外遷,歐元走弱,央行被迫升息……歐洲頻頻在上述領域遭遇政策兩難。”丁純說道。

  就在25日,據德媒報道,德國首都柏林當天爆發大規模抗議活動,上萬民衆聚集在勃蘭登堡門前,高舉“談判而非升級”、“用外交官代替手榴彈”等標語反對西方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呼籲通過談判方式和平解決衝突。

  烏克蘭:現在沒有和談的可能性

  與美歐對俄接踵而至的制裁相比,在烏克蘭危機一周年來,烏克蘭境內的多個城市都摸索著如何在衝突下維系生活和工作。

  烏克蘭敖德薩華商總會會長曲波在去年2月底3月初協助、組織完成撤僑任務後,暫時選擇留在與烏克蘭西部城市利沃夫接壤的歐盟國家波蘭。他告訴第一財經,一年中多次回到烏克蘭,“短則停留一兩天,最多待了半個月。”他放心不下少數仍留在烏克蘭境內的華人華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