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中國首兩月出口3.5萬億 歷來同期最高
http://www.CRNTT.com   2023-03-08 10:56:42


  中評社北京3月8日電/據大公報報道,中國外貿實現平穩開局。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6.1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微降0.8%。其中,出口3.49萬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長0.9%;進口2.68萬億元,同比下降2.9%;貿易順差8103.2億元,擴大16.2%。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表示,進入2月份以後,中國進出口整體趨勢向好,特別是2月下旬出現明顯增長,有關先行指標監測顯示,這一向好勢頭有望延續。分析相信,隨著疫情擾動的消退,供給端的改善將推動未來中國出口增速逐步回升。\大公報記者 倪巍晨

  呂大良接受央視新聞采訪時表示,今年以來,中國外貿迎難而上,克服外需減弱、去年基數高等因素影響,總體實現平穩開局,出口實現正增長,繼續發揮對國民經濟的支撑作用。海關的新聞稿顯示,今年前兩個月外貿進出口主要呈現一般貿易進出口比重提升;與東盟經貿往來更加密切;民營企業繼續擔當外貿“主力軍”;中西部地區外貿發展潛力不斷釋放等四個特點。其中,今年前兩個月,中國一般貿易進出口4.01萬億元,同比增長1.2%,在外貿總值中占比64.9%,較去年同期提高1.3個百分點。

  民企續擔當外貿“主力軍”

  按美元計價,首兩月中國出口、進口分別下降6.8%、10.2%,貿易順差擴大6.8%,至1168.8億美元。植信投資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常冉表示,在全球通脹剛性、經濟下行、美歐相繼加息背景下,海外需求呈現收縮態勢,外需走弱仍是影響中國出口的主因之一。不過,得益於來自東盟的支撑,年初中國出口增速邊際好轉,但整體仍在築底。另一方面,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持續優化,中國的供應鏈體系穩定性進一步得到加固。至於進口方面,去年同期的高基數,對今年前兩個月進口增速構成拖累,而內需的回暖尚未對進口需求帶來有力拉動。

  申萬宏源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秦泰指,防疫措施快速優化後,中國工業生產加速修複,前兩個月中國高附加值商品出口增速大幅回升,對外需變動較敏感的低附加值商品出口增速則與去年12月基本持平。年初以來中國制造業PMI(采購經理人指數)、新出口訂單、高頻工業生產等指標均驗證了供給側的加速恢複,“淨出口對前兩個月中國經濟增速仍帶來較大幅度正向貢獻。”<nextpage>

  分析:供給端加速改善

  展望未來,常冉分析,去年中國外貿數據受疫情擾動階段性走低。低基數效應下,今年3、4月出口增速有望一定程度地回彈,“全年看,中國出口增速或呈現‘前低後高’之勢”。她續稱,中國正加大力度布局穩增長,多項利好政策也著力擴大內需,本月內地消費、投資增速均有望提速,基建與制造業投資仍將扛起“穩增長”大旗,加之乾散貨進口運價指數上月末以來的顯著上行,均有望階段性對進口金額帶來一定支撑。

  秦泰表示,短期看外需并不算弱,加之供給端的加速改善,出口增速有望自底部繼續回升,上半年中國面臨的外需環境不會斷崖式走弱。他相信,隨著疫情擾動因素的消退,供給端的改善將推動未來中國出口增速進一步回升,維持2023年全年美元計價中國出口增長4%的判斷不變。

  交銀金研中心課題組估計,今年全年中國出口同比增速或在-2%至2%;今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總體或震蕩下行,加之內需改善,生產經營景氣度預計回升,全年中國進口同比增速或在2%至3.5%。該行并指出,鑒於全球經濟增速放緩,但中國經濟增速明顯回升,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有望再度超30%,成為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