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為建設美麗中國而奮鬥
http://www.CRNTT.com   2023-03-13 18:02:46


 
  到北京參加全國兩會之前,“七一勛章”獲得者、內蒙古阿巴嘎旗洪格爾高勒鎮薩如拉圖雅嘎查黨支部原書記廷·巴特爾,每天在牛圈中忙碌。

  讓草原綠起來,幫牧民富起來,自1974年來到草原後,廷·巴特爾便扎下了根。“1頭牛和5只羊的經濟價值相當,可5只羊20只蹄子,愛刨草根吃,對草原破壞大;1頭牛衹有4條腿,吃草尖不影響草生長。調整畜群結構不僅能保護草原,還能增加收入。”秉承著“讓牧民過上好日子”的信念,廷·巴特爾用他的“蹄腿理論”示範帶動鄉親們優化養殖結構,減輕草場負擔,因地制宜種植黃柳、沙棘等耐旱植物,有效遏制草場沙化退化。

  從科學養殖,到發展肉奶加工產業,再到建設現代化新牧區,廷·巴特爾帶領當地牧民走上了一條生態保護與增收致富雙贏之路。如今的薩如拉圖雅嘎查成為遠近聞名的“生態村”,牧民人均年收入3萬多元,日子越過越紅火。

  在陝西省延安市,越來越多的鄉親們過上了綠富雙贏的好日子。

  “這些年,我們把荒山荒坡建成了綠水青山,又把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安塞區高橋鎮南溝村黨支部書記張潤生喜滋滋地介紹,村裡以前是安塞最窮的地方之一,去年村集體資產達到304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95萬元。

  “鄉親們的光景好起來,蘋果樹發揮了重要作用。”張潤生說,2015年以來,村裡以合作社為平台,依托惠民公司資金、技術、人才優勢,聯合打造南溝生態農業示範園,全村1002人個個成了股東。山坡上退耕還林種蘋果,建成1060畝高標準矮化密植蘋果示範園,帶動村民種植蘋果3160畝。通過“我在南溝有棵樹”認養、休閑采摘等途徑,村裡累計接待遊客200多萬人次。

  “紅蘋果成了致富果,南溝村是延安農村綠起來富起來的縮影。”全國綠化先進集體延安市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占金介紹,延安創造了黃土高原由淺綠向深綠挺進的生態奇跡,同時堅持生態為民,大力發展以蘋果、紅棗、核桃、花椒為主的經濟林,做大做強林下經濟,如今的延安山更綠了,森林覆蓋率達到53.07%,農民更富了,去年農民人均純收入超過1.52萬元。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林草行業先進模範們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廣大幹部群眾向林草行業先進模範學習,讓綠水青山更美,把金山銀山做大,闊步邁向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