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沙伊複交對中東意味著什麼?
http://www.CRNTT.com   2023-03-13 18:54:09


  中評社北京3月13日電/據澎湃新聞報道,陽春三月,北京傳來好消息:在中國的積極斡旋下,沙特與伊朗成功恢複外交關系。這一歷史性大事迅速占領國際輿論頭條,地區國家和有關各方紛紛對此表示祝賀,體現出國際社會對中東和平安全的殷切盼望,也彰顯出世界各國對中國發揮的決定性作用的高度贊揚。這既是中國數十年如一日堅持與所有中東國家發展友好關系的良好成果,也將翻開中東持久和平與普遍繁榮新的一頁。

  中國式斡旋:“出乎意料”與水到渠成

  對於沙伊在北京握手言和,許多國際觀察家都認為“出乎意料”。實際上,如果將時間綫放長、將視角放寬,就會發現中國斡旋的成功絕非偶然。現在看來,其原因至少有三。

  一是實力做底氣。中國向來是促進中東和平、支持中東發展的重要建設性力量,多年來為解決地區熱點問題提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倡議和辦法。中國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支持阿拉伯國家維護主權、統一、穩定和領土完整,提出關於解決叙利亞問題的四點主張、落實巴以“兩國方案”的三點思路、實現中東安全穩定的“五點倡議”,倡導建立海灣多邊安全對話平台,探索中東熱點問題解決的新路徑。中國還積極參與聯合國主導的地區維和行動,幫助地區國家提升維穩能力建設,并相繼任命了負責南蘇丹事務、中東和平進程、阿富汗問題、叙利亞問題、非洲之角事務等的特使,不斷同地區國家加強安全合作機制建設。

  此外,中國還在2019年和2022年兩次成功舉辦了中東安全論壇,與中東各國和有關各方匯聚起中東安全治理的新思路、新共識。對於中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及在中東安全事務上體現出的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地區國家看在眼裡、記在心上。

  二是堅持做朋友。數十年來,中國始終堅持同所有地區國家保持良好關系,堅持貫徹“不找代理人、不搞勢力範圍、不謀求填補‘真空’”的“三不原則”。這絕非簡單的“和稀泥”或“搞平衡”,而是秉持公正客觀的態度和真正的多邊主義。事實上,中國始終支持中東國家戰略自主,反對外部勢力幹涉中東國家內政,完全尊重中東國家主人翁地位,既不填補所謂“真空”,也不搞排他小圈子。因此,中國有信心走出一條不同於歷史上各類殖民主義者和霸權國家的中東安全治理新路,地區國家也對中國在中東事務上發揮更積極的建設性作用愈發抱有期待。<nextpage>

  同時,當前中東國家越來越強調團結合作與包容性發展,中國與沙特和伊朗同步發展友好關系正順應這一地區潮流。2016年1月,習近平主席對沙特、埃及、伊朗進行國事訪問,分別同沙特和伊朗領導人宣布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系,成為中國中東外交的一次創舉。2021年3月,中伊簽署了全面合作協議,涉及政治、戰略和經濟等關鍵領域的合作,成為中伊關系史上新的裡程碑。2022年12月,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峰會成功召開,習近平主席同阿拉伯國家領導人共同擘畫了中阿命運共同體的新藍圖。今年2月,伊朗萊希總統訪華,雙方就推動協議落實達成了十分豐碩的成果,中伊關系再上新台階。

  事實證明,中國的合作觀更符合地區國家多元外交的利益需求,也更符合中東地區自主發展的長遠趨勢,有利於中國公正地調解地區矛盾,發揮更具建設性的斡旋作用。

  三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近年來,中國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倡導建立海灣多邊對話平台,呼籲推動巴勒斯坦問題重回國際議程的優先位置,為中東和平安全積極奔走,久久為功,終得善果。長久以來,中國關於發展、安全、和平、治理的各種理念和方案,早已在中東深入人心,中國作為中東各類熱點問題合格調解人的身份與地位愈發獲得地區國家及有關各方的認可與信賴。中國在中東推行的是務實、平等、包容、協作的積極外交,聚焦和平發展,倡導普遍安全,遠離意識形態爭鬥,將進一步推動中東國家發展、穩定和繁榮,有效促進中國與各方關系的不斷提升。無論問題多複雜,挑戰多尖銳,只要本著相互尊重的精神進行平等對話,就一定能够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解決辦法。

  中東安全與發展前景可期

  沙伊複交作為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大事,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第一,對地區和平安全而言,沙伊複交將在中東產生巨大的示範效應,極大有利於促進地區和平、安全、發展大勢。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強調,這是對話的勝利、和平的勝利。沙伊作為地區中心國家,其和解與複交將大大降低地區衝突風險,甚至重塑中東地緣政治格局。對此,中國將繼續支持中東國家堅持戰略自主,加強團結協作,擺脫外部幹涉,真正把中東的前途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nextpage>

  同時,這也將鼓勵更多中東國家獨立自主地追求和平,增強主觀能動性和戰略自主性,為地區長遠發展進步創造良好環境。中沙伊三方聯合聲明發布後,獲得地區國家的廣泛支持,阿曼、阿聯酋、卡塔爾、埃及、黎巴嫩等多國政要均對聯合聲明和沙伊複交表示祝賀與歡迎。地區輿論也紛紛盛贊此事的積極意義。可以預見,沙伊改善關系將為中東實現和平穩定開辟新道路,也將為通過對話協商化解國家間矛盾分歧樹立新典範。

  此外,隨著沙伊之間政治互信的逐漸恢複,地區多邊安全合作有望打開新局。例如,隨著伊朗即將成為上海合作組織正式成員,現在作為上合組織對話夥伴國的沙特今後加入該組織將更順理成章。展望未來,中國與中東國家安全合作的平台將更多元,層次將更豐富,渠道將更暢通,成效將更顯著。

  第二,對地區發展而言,沙伊複交將有望釋放巨大的發展紅利。此次三方聯合聲明表示,沙伊雙方同意將激活兩國於2001年4月簽署的安全合作協議和1998年5月簽署的經貿、投資、技術、科學、文化等領域的總協議。這不僅將重啓沙伊雙邊各領域交流與合作,更將有助深化中沙伊三方、乃至三國同地區其他國家間的全方位務實合作。這也有助於“一帶一路”未來在中東-海灣、西亞北非乃至更廣闊的地帶將更加聯通,中國同這兩個舉足輕重的能源主產國和全面戰略夥伴間的能源貿易有望更多使用本幣結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或將因此提質升級,助推更多發展中國家打破美元霸權壟斷。

  同時,這也將為地區發展理念實現革命性轉變打開新的大門。相比於個別域外大國出於自身地緣政治私利的需要,圖謀將地區國家(特別是沙特和以色列)拉入其操控的地區“反伊朗聯盟”、不惜以犧牲地區國家發展潛力和破壞地區和平穩定為代價來維持自身對中東所謂“主導”的險惡用心,沙伊複交將吸引更多中東國家踐行中國所倡導的“以發展促和平”的新型安全觀,為將“全球發展倡議”更好地同地區國家內外政策對接、提升發展對和平安全的守護力創造更多有益探索,為地區安全與世界和平注入更多正能量。

  第三,對全球戰略穩定與世界和平安全而言,沙伊複交順應了時代潮流,體現了責任擔當,為世界和平穩定與全球安全治理樹立了新榜樣、注入了新能量。正如王毅主任指出,這個世界并不是只有烏克蘭問題,還有很多事關和平、涉及民生的問題,需要國際社會予以關注,需要當事方及時妥善處理。沙伊複交為當前動蕩不安的世界提供了重大利好消息,中國將繼續支持所有發展中國家加強團結合作,維護共同利益,倡導所有矛盾分歧都通過對話尋求政治解決,維護世界和平穩定。<nextpage>

  此外,沙伊複交還將有助伊朗同地區國家就核問題展開更坦誠、直接、有效的溝通,避免伊朗同鄰國產生戰略誤判并引起相互間的先發制人打擊,爭取推動國際社會解除對伊制裁及妥善解決伊核問題,維護全球戰略穩定與核不擴散機制。

  總之,中國成功斡旋沙伊複交,既是三國同心協力爭取和平的勝利,也是“全球安全倡議”在中東的最新成功實踐。相較於美西方國家歷來漠視中東國家的自尊與自主,向來喜歡玩“拉一派打一派”的把戲,慣於挑動地區對立、制造緊張矛盾的霸權思維和強權行徑,中國的安全觀與治理模式顯然更符合中東國家的訴求,中國也越來越尊重中東國家的獨立自主,因此更能贏得地區國家的信任與認可,與它們的關系越走越近。這反映出中國在該地區的角色與地位正經歷質變式的提升,這是全球安全倡議愈發受到地區國家歡迎并在沙伊複交中獲得成功實踐的核心動力所在。相信中東各國將進一步弘揚獨立自主精神,加強團結協作,壯大維護地區安全的內生力量。中國將繼續支持中東國家加強對話、改善關系的積極勢頭和努力,與地區各國攜手建設更加和平、穩定、繁榮的中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