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寧夏運用大數據監管招投標等市場行為
http://www.CRNTT.com   2023-03-29 09:50:28


  中評社北京3月29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某公司在歷次招投標中,不僅“百戰百勝”,而且中標項目都屬於同一甲方;某公司參加A市的招標從未有敗績,但到B市參加同類招標卻次次敗北;某公司成立不到一年,職工衹有兩名、納稅幾乎為零,卻在數百萬元的招標項目中屢屢中標……

  這些招投標領域常見的“怪象”,由於具有隱蔽性、涉及周期長,往往不容易被有關部門發現。為對這一腐敗易發、高發領域加強監管,目前,寧夏收集了工商、稅務、住建等相關部門近年的業務數據,建立起大數據分析模型,讓長期隱藏在招投標領域中的大量違法、違規行為紛紛露出原形。

  建立數據模型54個,為招投標“暗箱操作”精準畫像

  巨大的顯示屏占據幾乎整面墻壁,工作人員輕點鼠標,屏上數據庫的內容便來回切換。這裡是寧夏回族自治區審計廳計算機服務中心,匯集有工商、稅務、住建等20多個部門的業務大數據,中心的多名分析師正利用數據模型,從海量的大數據中挖出招投標違法違規行為的蛛絲馬跡。

  “2021年初,寧夏回族自治區紀委監委針對招投標領域的突出問題展開整治,協調各相關部門將近年業務數據報送到審計廳。”自治區審計廳總審計師莫德敏介紹,截至目前,該廳已收到各部門報送的從2017年到2021年這5年的全部業務數據,其中與招投標相關的數據量接近200萬行,涉及4.5萬個工程標段。

  浩瀚的數據顯然無法靠人工逐行分析,智能數據模型的建立成為關鍵。“數據模型涉及的計算機技術並不複雜,但需要有精密合理的建模思路。”自治區審計廳投資處副處長趙靚告訴記者,該廳在收集數據的同時,建立了由12位在企業審計方面有豐富經驗的分析師組成的大數據分析團隊,該團隊很快開發出54個招投標數據分析模型,基本涵蓋各類招投標“暗箱操作”行為。

  打開電腦上的數據庫,趙靚調出一個名為“蘿蔔招標”的數據模型。“如果招標單位為特定企業‘量身定制’,那麼該企業就能‘百投百中’。所以我們為該模型設定了兩個數據條件:企業只投某一家單位的標,而且投標全中。”說話間,她將模型導入數據庫,確認後,屏幕上立即出現一長串企業名單:“比如這家寧夏悅水物業公司,4年總共投標6次,不但全部中標,而且這些項目全部屬於銀川市水務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