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數商興農助力鄉村蝶變
http://www.CRNTT.com   2023-04-12 09:07:27


 
  在當地,整羊售賣長期以來是主流,但郭翠燕直播帶貨時發現,“整羊價格高,而且分割、烹飪不便,不少買家只想要少量購買,嘗嘗鮮。”顧客需要,再加上利潤空間夠大,郭翠燕合計後,和鎮裡的屠宰廠合作,開始對羊肉進行初步加工。

  隨著銷量越來越大,她又購買了真空包裝機,還找人設計了產品包裝。“10斤一箱,包裝精美,提著也方便。”郭翠燕說。她的養殖規模快速擴大,成了村裡有名的“帶貨達人”。

  事實上,隨著電商渠道的興起,銷售產品的“內容”正在悄然改變。如今,灘羊的精細化分割售賣已成常態。與此同時,更多專業化的電商平台參與其中,孕育出新的商業模式。

  在寧夏西鮮記科技有限公司的加工車間,拆解、剔骨、整形、速凍、切割、包裝……幾十分鐘,一只整羊就被分解成20多種羊肉鮮品。

  “農村電商常常是個體經營,規模小、專業性弱、穩定性差,在我們平台電商看來,那已經是‘老打法’了。”西鮮記創始人張立非對數字商務感觸頗多,“互聯網銷售,要滿足新零售體系安全、精細、快捷的供應需求,這正好是我們平台企業的優勢。”

  “平台+農戶”,形成“生產—加工—銷售”的產業鏈、利益鏈,擁抱鄉村電商產業,如今在當地也是一大趨勢。

  “現在從喂養開始,就要實時記錄灘羊的體重。”李莊子村村民楊全林介紹。曾經的養羊專家,現在又開始重新學習養殖,“灘羊體型較小,養大了太肥、反而不值錢。按照標準,9個月以內出欄、長到36公斤左右,肉質最佳。”這樣的羊,楊全林賣給電商平台,不愁銷路,每只還能多賺300元。

  “標準化才能贏得市場。”張立非說,公司和多家養殖大戶合作,將冷鮮羊肉按照個頭大小、脂肪含量等層層篩選定級,通過包裝打標、冷鏈物流,最快次日就能送到消費者手中。

  從“自家生產什麼賣什麼”到“市場需要什麼生產什麼”,數字技術幫助生產者瞄准市場調結構。如今,鹽池全縣擁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8家,帶動灘羊養殖合作社、家庭農場近500家,81個標準化養殖示範村建立起來,農產品專業化程度的加深,也進一步拓展了市場份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