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我國外貿向好勢頭有望進一步延續
http://www.CRNTT.com   2023-04-15 18:33:49


  中評社北京4月15日電/據人民網報道,近日,海關總署發布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9.8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8%。其中,出口5.65萬億元,同比增長8.4%。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國外貿進出口開局平穩、逐月向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外貿大盤穩中向好。今年以來,國內疫情平穩轉段,複工複產加快推進,我國經濟運行呈現企穩回升態勢,生產和需求逐步改善,推動外貿進出口明顯回穩。

  二是經營主體穩中有進。今年一季度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數量同比增加了5.9%,外貿“熱度”穩步提升。其中,數量較多、靈活性較強的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速高於整體,規模占進出口總值的比重繼續保持在一半以上,為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發揮了積極作用。

  三是新動能穩中加固。面對當前外需減弱的挑戰,我國外貿迎難而上,外貿競爭的新優勢、增長新動能不斷培育壯大,對外貿整體穩中向好發揮了更為積極作用。

  “在開局平穩、逐月向好的同時,可以看出我國外貿結構正在不斷優化。”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北京)對外開放研究院研究員呂越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市場結構來看,我國外貿市場向多元化開拓發展,對東盟、拉丁美洲和非洲等新興市場進出口均保持10%以上的正增長,規模合計占比達到28.4%;從產品結構來看,新優勢產品的業績表現突出,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增長66.9%,拉高出口整體增速2個百分點,相較於去年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

  “外貿結構的優化還體現在對外貿易區域布局更趨協調。”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院務委員兼合作研究部主任劉英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從數據可以看出,今年一季度,我國中西部地區實現進出口1.84萬億元,同比增長12.6%,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產業優勢也更加凸顯,今年一季度,我國中西部地區出口機電產品增長12%,增速高於全國同類產品整體水平。

  劉英表示,一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開局穩中向好也為二季度與全年外貿走勢打下了幾方面基礎:<nextpage>

  一是信心基礎,當前,盡管外需疲弱叠加加息雙重因素衝擊,但是我國外貿依然創出了開門紅,各項指標表現良好,這為我國全面實現進出口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是訂單基礎。今年一季度,我國外貿各項指標數據穩中向好,有不少出現50%以上的增長,這為二季度以及全年打下了良好的訂單基礎。

  三是發展基礎。當前。我國疫情防控已進入“乙類乙管”常態化防控階段,進出口貿易實現了各項指標的全面恢複和增長,也為全年進出口貿易目標的實現奠定了發展基礎。

  “當前,全球貿易同步走弱、海外需求明顯放緩,叠加保護主義、地緣政治等因素的不利影響下,我國一季度進出口開局仍實現穩中有增,展現出較強的外貿韌性,向市場主體和世界各國傳遞出中國經濟已穩步進入回升軌道的積極信號,緩解了市場對外貿拖累經濟增長的擔憂,為全年實現外貿促穩提質打下了基礎。”呂越說。

  呂越表示,持續優化的外貿結構有助於進一步穩住外貿基本盤。一季度,我國與東盟和非洲等新興市場經濟體進出口貿易不斷擴大,在當前嚴峻複雜的外部環境下,為穩外貿提供新的增長點。此外,與新能源、綠色低碳領域相關的蓄電池、太陽能電池及汽車出口表現強勁,我國外貿增長的新動能、競爭的新優勢呈現穩中加固的態勢,這或將是未來我國出口保穩提質的核心支撑。<nextpage>

  據海關統計,我國民營企業已經連續四年擔當我國外貿發展主力軍。2022年,民營企業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比重達到了50.9%,年度占比首次超過一半。

  呂越表示,不僅參與外貿的企業數量和貿易規模穩中有增,而且在傳統和綠色產品出口,以及初級產品和消費品進口方面的優勢不斷擴大,民營經濟的活力得到進一步激發,為二季度和全年穩外貿目標的實現奠定堅實基礎。

  “總的來看,一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展現較強韌性,開局穩中向好,為全年實現外貿促穩提質打下了基礎。”呂大良表示,當前,全球通脹高企、主要經濟體增長乏力帶來的外需減弱,對我國外貿形成直接衝擊,同時保護主義、地緣政治等風險也進一步加大了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和難預期性,我國外貿發展將面臨更大的困難和挑戰。但也要看到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變,相信隨著我國經濟運行持續整體好轉,外貿向好勢頭有望進一步延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