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網評:傳統文化,青春共鳴
http://www.CRNTT.com   2023-04-17 18:18:06


  中評社北京4月17日電/網評:傳統文化,青春共鳴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張桂貴

  中國舞、中國民樂在國內外掀起熱潮,京劇、昆曲等戲曲在線上線下形成現象級傳播,國風潮、非遺熱持續升溫……近年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火”起來,優秀文藝作品層出不窮。在此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成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力軍。80後、90後乃至00後年輕人,他們眼界開闊、創造力強,自信昂揚地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共同讓古老文明綻放耀眼的時代光芒。

  聲聲呼麥,悠遠遼闊,技驚四座,在國際舞台亦“圈粉”無數;曲曲民樂,百轉千回,啟發創作巧思,頻頻驚艶觀眾……近日,在一檔名為《百川高校聲》的節目裡,來自四川音樂學院、沈陽音樂學院等高校的青年學子,展現了青年對音樂的熱愛,不少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覺傳承和自信弘揚受到觀眾矚目,一些原創的表達形式和文藝作品讓人耳目一新。

  “一曲越千年,真善美永流傳”“感動!我們在這首歌裡看到了自己生活的影子”——有傳統文化的韵味,又不乏對當下生活的把握,這樣的作品接上了地氣、注入了生氣,贏得不少觀眾的喜愛;“有趣的歌,有意思的人生”“活潑的歌詞,跳躍的音符,讓人擁有滿滿的動力”——有青春朝氣、生活韵味的歌唱,色彩斑斕,充滿趣味……儘管高校學子的作品還略顯稚嫩,但他們創新的勇氣、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對理想的不懈追求,還是讓許多人受到觸動。

  一名大學生講述,因為在國外很少能聽到中國民樂的聲音,他決定投身民樂的推廣傳播和創新表達。其實,這樣的故事很多,在各種新媒體平台上也不乏類似的傳統文化推廣者,他們在各個國家起舞、歌唱,展現滿滿的精氣神。有人評論,傳統文化很美也很高級,完全有自信走上國際舞台;有人留言,傳統文化蘊藏著文藝創新的寶藏,形式美、內涵美,既是歷史的、也是當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也有人說,“我們一起拿出十八般武藝,去傳播中華文化”……中華文化的名片來自每一個中國人,很高興地看到,越來越多年輕人正書寫著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樂章,講述著更多創新創造的故事。

  古今中外,有個性、有神采的作品往往來自厚積薄發。年輕人在秉持朝氣、銳氣的同時,要不怕失敗、不斷琢磨,肯積累、能沉澱。創作需要“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希望更多青年孜孜以求、精益求精,把藝術創造力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合起來,把美學精神和當代審美追求結合起來,持續增添藝術感染力;把握時代脈搏,在火熱的生活中汲取靈感,書寫奮鬥志、歌頌真善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