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審視全球變局下的中美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23-04-18 08:46:21


 
  世界在和中國脫鈎嗎

  中美之間的對立非常強烈,但是最後不一定變成你死我活,因為中美已經緊密連接在一起,想脫鈎非常困難。

  第一,在經貿領域有更深的掛鈎。特朗普政府打貿易戰,的確對我國貿易有所影響,2019年和2020年疫情剛暴發時,我國進出口都有所下降。但是疫情暴發之後,由於中國是供給大國,歐美是需求方,中國憑借製造業優勢實現了出口猛增。世界未能因疫情而離開中國,反而更加依賴中國。

  特朗普政府跟中國打貿易戰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解決中美貿易失衡,二是讓美國製造業回流。現在看來,兩個目標都未能實現。美國對中國的貿易赤字過去三年都在增加,從2020年的3103億美元達到2022年的3829億美元。美國自己的總赤字也到了驚人的9000億美元。

  第二,外資還在進入中國。儘管時有媒體報導有外國公司離開中國,但數據表明,資本仍然在進入中國。我國2021年實際使用外資是1.15萬億元,比2020年增長14.9%,占全世界的11.4%;2022年增長到1.23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又增長6.3%。外資為什麼進入中國?第一,外資離不開中國這個巨型市場。例如德國三大汽車公司利潤的40%都來自中國,不可能輕易離開中國;第二,中國的製造業能力是無與倫比的。亞洲的產業的確在重組,但重組是有道理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外流是正常現象。三十年前港澳台把它們淘汰的產業轉移到大陸,今天這些產業從大陸轉移到東南亞,這是中國產業升級的必由之路。中國已經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我們中國人也要隨之適應,心理狀態要升級。

  有人說中國周邊這些國家聯合起來會替代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我認為不可能。過去,亞洲較發達經濟體和資源型經濟體給中國提供中間產品和原材料,中國生產消費品出口給歐美及其它市場。現在中國多了一條路,把一些初級中間品產業轉移到東南亞,中國自己的產業就升級了。東盟對中國有貿易逆差,我們本來是直接出口到歐美,現在只不過是先經過東南亞,再出口歐美。其實東南亞的很多工廠也是中國人開的。

  第三,美國與中國科技脫鈎的實與虛。美國和中國脫鈎,哪些是實的,哪些是虛的?美國的舉措有實體清單(禁止美國企業向清單上的中國企業銷售產品)、CHIPS法案(美國二戰以來最大的產業政策,總額1800億美元,芯片行業500多億美元)、2022年11月的一攬子出口管制(主要針對中國的芯片行業),在國際上用瓦森納協議要求成員國不能將軍民兩用技術出口給中國。

  美國人也意識到,懲罰中國的同時,自己也會受損,所以實施了“小院高墻”政策,就是在很小的領域裡制裁中國,但是要制裁到讓中國有痛感。具體措施包括全面封鎖高科技技術的轉讓,禁止中國學生到美國學習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禁止美國公民和永久居民為中國芯片企業服務,對高精度芯片(以14納米為界)實施出口管制和製造設備管制。下一步,美國可能要禁止本國企業投資中國的高科技行業,並把出口管控擴大到生物醫藥等領域。

  “小院高墻”起作用了嗎?調研結果顯示:我們三分之一的企業受影響嚴重,三分之一通過措施規避了影響,其餘三分之一並沒有實質性影響。

  建議從具體事務著手,推進中美和平競爭

  要注意,很多技術革命都是換賽道進行的。正如我國在汽車行業換到了電動汽車賽道,超越了燃油車,下一步在芯片領域的競爭也需要換賽道。中國在光子芯片研發領域已經處於世界第一陣營,大概十年內能實現應用。光子芯片相對於電子芯片具有載荷大、耗能低的優勢,如果量產,將很快淘汰掉電子芯片,屆時中國就能又一次實現技術領域的換道超車。

  美國對華政策的轉向未必是全面遏制,也根本做不到全面脫鈎。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後積累了二十多年,發展勢頭已經無法阻擋。根據我的觀察,美國處於對中國的憤怒期,認為中國沒有如其所願變得與之越來越像,所以,“懲罰”中國是目前美國對華政策的主導因素。今年1月份,我們去美國走訪了主要政府部門和智庫,強烈感受到這些對華政策被情緒主導,缺乏邏輯。

  誰都不可能永遠憤怒下去,所以中美之間仍然有回旋餘地,仍然可以做到避免熱戰、管控競爭,實現有限領域的合作。我建議中美從具體事務著手,推進中美和平競爭。比如中國企業赴美上市財務審查達成了協議,最近福特汽車公司和寧德時代在美國合作建立電動汽車電池工廠,都是範例。這個廠屬於福特公司,但是所有設備、技術、管理都來自寧德時代。這是中國第一次向美國出口成套技術,有朝一日如果中美的技術優勢翻轉,這將是一個標誌性的事件。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姚洋(北京大學國發院教授、院長)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