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俄關係的發展及其對歐盟地緣政治格局的影響
http://www.CRNTT.com   2023-06-26 00:20:09


中俄兩國元首會晤,對於和平解決俄烏衝突、穩定地緣政治格局,意義重大。
  中評社╱題:中俄關係的發展及其對歐盟地緣政治格局的影響  作者:張屹(北京),法學博士、北京外國語大學英國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區域國別研究博士後

  【摘要】中國領導人於2023年3月20日出訪俄羅斯,實現兩國元首會晤,并簽署兩份聯合聲明,對於和平解決俄烏衝突、穩定地緣政治格局,意義重大。對於推動國際安全局勢與國際規則的維護,也具有重要貢獻。然而歐盟此後還將在降低對華依賴和美歐協調形成陣營對抗的路上越走越遠,地緣政治博弈仍將長期持續。

  中國領導人於3月20日出訪俄羅斯,實現兩國元首會晤,并就俄烏衝突的和平解決、中俄雙邊關係的深化合作進行磋商。3月21日,中俄簽署了兩份聲明,這兩份聯合聲明分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深化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和俄羅斯聯邦總統關於2030年前中俄經濟合作重點方向發展規劃的聯合聲明》,分別對下階段兩國關係發展和各領域合作作出規劃和部署。

  此外,與中俄領導人會晤相銜接,還應關注3月23日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盟首腦峰會。此次峰會上,修復歐洲經濟與對烏軍事援助是首要關切的兩大議題,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聲稱,本次峰會還就2月份峰會關於難民、移民問題的決議實施情況進行分析總結。歐盟如何降低對華依賴以及新出台的兩部法案對中國有哪些影響,都是峰會看點。

  一、透過中俄元首會晤反觀歐洲地緣政治格局的未來走勢

  (一)美歐對中俄領導人會晤的反應如暗流湧動

  1.美國外交決策層對中俄領導人會晤的反應

  一方面,中國對美國所能起到的積極作用並不信任,美還將拉動歐盟一起圍堵、打壓中俄;另一方面,在美國學者看來,至少從2023年初的慕尼黑安全會議開始,布林肯公開批評和貶低中國外交的行為就已經讓中國外交傾向於忽略美國,并轉向南方國家。可以確認的是,未來俄在經貿關係上將會更加依賴中國,兩國在原材料生產和能源消費領域將會更加緊密合作。中國領導人在俄提出“中俄關係遠超雙邊範疇,將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產生重大影響”。這一提法震動美歐。中國領導人在與俄總理會晤時,強調未來將會更加注重歐亞經濟聯盟的作用。加強技術主權,擴大并深化在航空製造、機械製造以及航天研究等領域的合作,注重政府間的投資合作,都是中俄經貿往來的重要內容。諸如天然氣、石油、煤炭以及核能在內的能源合作也極具戰略意義,兩國將進一步推動上述項目的順利實施。

  2.歐盟外交決策層對中俄領導人會晤的反應

  自俄烏衝突爆發後,雖然像奧地利、保加利亞、希臘、克羅地亞、匈牙利、盧森堡、斯洛文尼亞等經濟體量較弱小的成員國依然持續增加對俄進口貿易量,包括在醫藥、化工、化肥、電子機械等領域的產品進口,但是像德國、荷蘭、意大利等經濟較為發達的成員國已經在去年減少了對俄進口價值將近15億歐元。3月21日,中俄領導人會晤過程中,普京認為“中國提出的和平計劃中的許多條款與俄羅斯的做法是一致的,當西方和基輔準備好時,可以將其作為和平解決的基礎”。這裡的“做好準備”或暗諷個別歐盟國家還在積極向烏提供軍事援助,包括當前受國內分化水深火熱的德國政府。由於德國對烏軍事援助持續受國內意見分化而掣肘,德烏矛盾持續升級。此外,英國通過本國國防部副部長宣布向烏克蘭供應的不僅是坦克,還有貧鈾炮彈。因此俄羅斯認為,美、英、法、德等國不能從中斡旋烏克蘭和平談判,因為他們已經捲入了俄烏衝突。美歐提議在烏成立一個由美、英、法、德和聯合國(UN)、歐盟(EU)、北約(NATO)等國際組織組成的衝突調解小組。然而隨著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宣布12條政策,俄羅斯、白俄羅斯支持中國的和平計劃。未來將會在調停問題上產生兩大方案、兩大體系、兩大話語權的對峙。

  3.上合組織“圍魏救趙”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深化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第六條:“雙方將繼續密切協作,推動上海合作組織在維護所在地區和平、安全與穩定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和影響。雙方將同其他成員國一道完善上海合作組織現階段工作,有效應對新挑戰和新威脅,深化亞歐地區經貿、人文領域多邊互利合作。”

  上合組織當前持續擴員,剛剛在中國斡旋下復交的伊朗、沙特兩國,已經是上合組織成員國和對華夥伴國。這個被美歐稱為“東方北約”的國際組織,其持續“西擴”必然給歐盟和北約帶來巨大的不安全感。未來中俄雙邊關係、尤其是軍事合作、軍事科技合作可能繼續以上合組織作為框架機制,帶動從西亞、中亞到東亞、南亞的地區一體化趨勢,對歐洲形成戰略封鎖。

  (二)中俄關係發展對歐洲地緣政治格局的影響

  1.歐亞經濟聯盟對接“一帶一路”將觸動歐盟神經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深化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還在第三條提到,中方支持在歐亞經濟聯盟框架內推動一體化進程,俄方支持建設“一帶一路”。雙方共同努力,積極推動“一帶一路”與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合作,加強亞歐地區互聯互通。雙方將繼續落實2018年5月17日簽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歐亞經濟聯盟經貿合作協定》、繼續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和“大歐亞夥伴關係”建設,推動“一帶一路”同歐亞經濟聯盟對接合作,全面落實《中國與歐亞經濟聯盟經貿合作協定》,

  如果說上合組織是從軍事上、科技上與北約形成了對峙,那麼歐亞經濟聯盟的深入推進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俄進一步與歐盟“脫鈎”在經貿關係上做了鋪墊。由於歐亞經濟聯盟是由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共同提出的倡議,歐盟對於這一倡議將會更加敏感,“一帶一路”與歐亞經濟聯盟的對接在歐盟看來莫過於中俄關係的綁定。以往對俄、白俄的制裁一旦持續進行,對華二級制裁或有理由升級。

  2.“八個重點方向”勾勒出未來地緣政治格局路綫圖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和俄羅斯聯邦總統關於2030年前中俄經濟合作重點方向發展規劃的聯合聲明》提出將在八個重點方向開展雙邊經濟合作。其中,第一個領域是“擴大貿易規模……深化數字經濟、綠色可持續發展領域合作,相互提升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第四條“鞏固全方位能源合作夥伴關係。加強能源重點領域長期合作……加強能源技術、設備等領域合作”。第六點“促進技術及創新領域的交流和高質量合作,保障兩國技術的高水平發展”。以及第八點“切實提升農業合作水平,保障兩國糧食安全”都是對於歐盟乃至全球都十分敏感的關鍵產業領域,可能會從地緣政治格局上影響未來歐盟外交政策的進一步調整。

  如果俄在能源、農業、科技等關鍵性產業部門倒向中國,未來對歐盟將會形成更為嚴峻的地緣政治格局,形成歐洲不願意看到的戰略孤立,而不是其想要的戰略自主。在歐洲國家宣布降低對俄能源依賴的各項計劃不斷推進的過程中,中方若繼續增購俄石油天然氣,可能會填補俄在歐洲市場上的損失。中俄在石油天然氣領域互為重要戰略夥伴,近年來雙方合作不斷取得新進展,以油氣為主的能源合作一直是中俄務實合作中分量最重、成果最多、範圍最廣的領域。目前,俄已成為中國最主要油氣供應來源國之一,中國也是俄油氣出口的重要市場。中國能源市場潛力巨大,需求不斷上升。

  此外,在第八個重點方向“糧食安全”領域,中俄聲明加強合作。這對於非洲國家、廣大南方國家可能是一件好事,中非、東非很多國家的領導人都公開聲明歡迎中俄投資,擁抱中俄帶來的貿易紅利,非洲的糧食安全和食品衛生問題,以往都很大程度上依賴中俄糧食出口和農業投資。而非洲傳統上作為歐洲國家的“後院”,其對外關係的轉向可能引起歐盟及其成員國的不滿,迫使後者進一步采取外交行動和經濟手段。尤其在歐盟逐步擺脫從俄羅斯進口化石燃料的大背景下,與非洲屬國開展綠色能源開發合作是歐盟最後一根“救命稻草”,歐盟可能與中俄在第三方國家展開博弈。

  二、中國對俄烏衝突的外交斡旋及其外溢效應

  西方陣營貌合神離。某種程度上來看,中國領導人訪俄在一定程度上是在替代美歐的戰略短板、或是戰略真空。在今天地緣政治碎片化的狀態上,很多地區性大國都想實施外交影響,例如日本首相幾乎在中國領導人訪俄的同時突訪烏克蘭基輔,展示日本在俄烏衝突中的影響力。無獨有偶,法國總統馬克龍也試圖在調停俄烏衝突的過程中發揮影響。馬克龍立場相對中立,希望中國能够在調停過程中積極發聲,與對華立場強硬的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形成鮮明對比。

  俄歐或在技術和經貿領域繼續“剝離”和“脫鈎”。美國白宮發言人科比聲稱,如果中國要在俄烏衝突中發揮作用,就應該督促俄從烏撤軍,未免讓人有一種“道德綁架”的感覺。不論最終戰爭將以何種方式結束,美歐對俄制裁、對華遏制,在可以預見的較長時期內,仍將持續。而且在技術領域的封鎖,將會顯得更加微妙。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