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高技能人才職業發展前景廣闊
http://www.CRNTT.com   2023-04-29 15:43:11


  中評社北京4月29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人社部組織開展了第十六屆高技能人才評選表彰活動,評選出30名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295名全國技術能手,並表彰一批為國家技能人才培育工作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28日,國新辦舉行“技能成才  技能報國”中外記者見面會,邀請其中的5位代表交流經驗。

  “技能工人成長的空間更廣闊了”

  “正是有國家的好政策,讓我從一名技校畢業的普通工人,成長為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帶頭人,並榮獲第十六屆中華技能大獎。”身為一名技術工人,北京北方車輛集團有限公司數控銑工馬小光很自豪。

  潛心鑽研20多年,馬小光累計完成300餘項研製任務的攻關,取得工藝創新成果20餘項。“只要靜下心來立足崗位學好技能,也能幹出一片屬於自己的新天地。”馬小光說。

  研磨、銼削、劃線、鑽削,作為一名鉗工,鄭志明在與鋼鐵“對話”中練就了精湛技藝,對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可以控制在0.002毫米,這相當於頭髮絲的1/40。正是憑借精湛的技藝,鄭志明被評為廣西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特級技師、首席技能專家,並當選黨的二十大代表。

  “從業20多年,我深深感到,技能工人成長的空間更廣闊了。”鄭志明說,2008年被評為高級技師後,自己在成長方面遇到“天花板”。2018年國家出台“雙向互評”政策,打通高技能人才和工程技術人才間的發展通道,2020年他成功獲評高級工程師,並在2022年被評為廣西首批特級技師,上升空間非常廣闊。

  “作為一名普通的技能人員,我的薪酬與部門負責人持平。”南方電網雲南昆明供電局繼電保護員李輝驕傲地說,“除了我,還有許多同事也走上首席技師、技能帶頭人、技能骨幹等高級技能專家崗位。”

  從業31年,李輝完成技術攻關60多項,獲得國家專利50項,完成成果轉化26項,主導制定國家標準2項。正是這份競爭力讓李輝領銜成立了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為全國示範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帶頭人。李輝表示,政策越來越好,一線工人的積極性越來越高,幹勁越來越足。

  “工匠精神是一種執著專注的專業精神,也是一種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

  魏鳳雲,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下屬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船舶電焊工。電焊職業,對技能和體能都有很高的要求,也有一定的危險性,從業者多為男性,因此魏鳳雲被人們親切稱為“船廠花木蘭”。

  能夠從電焊崗位上脫穎而出,魏鳳雲憑借的正是堅持二字。“電弧飛濺到身上,會導致不同程度的受傷。特別是女同志由於身高因素,燙傷的概率比較高,但我們不怕苦。”魏鳳雲說,在體力不支時,自己也有過放棄的念頭。但是每當想起平日的工作積累,一次次被船東認可,焊接的分段成為免檢產品,繼續前行的信念變得堅定。

  鄭志明表示,工匠精神的關鍵就是不服輸,追求精益求精。有一次,為瞭解決汽車後橋噪聲問題,需要調整減速器殼體高度方向0.002毫米的誤差。“很多工友認為0.002毫米太精細了,不可能調出來。”鄭志明說,他卻不服輸,手工把誤差調整回來,解決了噪聲問題。

  “我認為工匠精神是一種執著專注的專業精神,也是一種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李輝表示,在工作當中,要善於發現“專業之美”。以他從事的繼電保護專業為例,主要的保護裝置要在1/100秒內完成電氣量的檢測、計算、邏輯判斷,然後發出正確的指令,很多專業技術都精妙絕倫。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