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完善科學教育,為基礎研究蓄能儲才
http://www.CRNTT.com   2023-05-13 10:45:11


 
  讓科學教育行穩致遠

  “科學教育的最終目標不是去獲得一堆由事實和理論堆砌的知識,更應該趨向於知道這些用於解釋周圍事物的概念是如何得到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長王焰新建議,拓展教育內容,將科學史、科學精神、科學方法等融入科學教育課程教學全過程;帶孩子走進實驗室,將對科學結論的死記硬背轉變為對科學概念形成過程的學習。

  但對於科學教育而言,最大的困難也許是,由於各方面條件限制,中小學往往無力研發或開展這些課程。這就需要引入新的力量。

  “高校、科研機構是科研設施最集中的地方,在開展科研工作之外,有必要面向青少年開放實驗室,讓他們感受基礎研究的全貌。”王大鵬提醒,這個過程中,不能只關注重點區域重點學校的青少年,應同時推動科學教育資源覆蓋範圍的拓展。

  北京交通大學副教授、北京師範大學科學傳播與教育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陳征也持相同觀點:“毫無疑問,高校應當發揮科教資源優勢,為科學教育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保障。”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授童金南認為,科學教育不要拘泥於校內,要注重引導學生走出校園、走進社會、走近自然,在實踐體驗中不斷增強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還應利用好校外教育設施、場所,以及社會教育資源,為青少年科學教育提供更多途徑。

  最新數據顯示,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已達12.93%,足以印證科學教育正在成為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的一項基礎性工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