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 |
中評社北京5月14日電/據光明網報道,當地時間5月6日下午,美國得克薩斯州達拉斯市附近的一家購物中心發生槍擊事件,造成包括槍手在內的9人死亡、7人受傷。槍擊者毛裡西奧·加西亞使用的是AR-15式步槍。消息人士稱,槍手的武器是合法購買的。人們對受害者的悲痛悼念又一次刷屏美國各大媒體,然而依照慣例,不久後輿論的關注點又會被其他熱點吸引,美國的槍支問題仍將高高掛起。
美國“槍支暴力檔案”組織認定,造成4人以上死亡或受傷的槍擊案屬於大規模槍擊事件。根據該組織數據,本次事件是今年美國發生的200多起大規模槍擊事件之一。據美國有綫電視新聞網報道,近年來有關美國槍擊案件的數據均來自該非營利組織,美國政府甚至沒有對大規模槍擊事件的官方統計。
社會撕裂嚴重 槍支暴力愈演愈烈
美國的種族問題根深蒂固,諸多槍擊案有明顯的種族主義傾向。此次得州槍擊案就因為槍手疑似新納粹分子而引發全美關注。在襲擊過程中可以看到凶手佩戴帶有字母“RWDS”的衣服補丁,代表“右翼敢死隊”,這是一個在白人至上主義團體中流行的短語。美國凱撒家庭基金會近日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接受調查的美國成年人中,超過半數自述自己或親屬遭遇過一次涉槍事件;相較於白人,黑人等少數族裔類似的遭遇要多得多。
槍案頻發揭開美國社會新舊傷疤。近年來美國貧富差距持續擴大,社會分裂嚴重,一些滑向邊緣的群體因心理失落走向極端。美國引以為傲的個人自由主義美式價值觀在遇到如疫情等突發性災難時更易引發社會失序。疫情衝擊之下,公司裁員、企業倒閉、經濟低迷等問題不僅令民衆感到焦慮不安,也造成暴力犯罪激增。僅今年以來,就已有1.48萬人在各類槍支暴力事件中喪生。<nextpage>
相關報告顯示,1966年至2019年的全美群體性槍擊事件中,半數以上發生在2000年以後,大約20%發生在2010年至2019年。在過去的十年裡,美國的大規模槍擊事件幾乎增加了兩倍。有專家分析認為,21世紀以來槍支暴力事件的上升是美國社會衰敗的側影。過去十多年中,金融危機、“占領華爾街”運動、非法移民及難民問題、新冠疫情等輪番衝擊著美國社會,美國出現了二戰後前所未有的嚴重社會撕裂。世界正在見證一個衰落的美國,政治極化和社會失序讓仇恨犯罪頻發,而槍支泛濫更成為美國本土恐怖主義的“助燃劑”。
利益集團大行其道 控槍前景渺茫
槍支管控在美國難以推行,除民意分歧和黨派之爭外,利益集團也是重要變量。美國的集團政治和選舉政治為槍支利益集團提供了合法渠道,使其能大搞金錢政治,影響國會議員在槍支問題上的立場。
支持擁槍的美國全國步槍協會(NRA)被公認是美國最有影響力的政治游說團體之一,它是美國限槍運動的主要反對者。成立於1871年的NRA最初僅僅是槍支使用及設計愛好者的俱樂部。20世紀60年代後期,槍支犯罪越來越嚴重,美國政府受到壓力不得不在槍支管制方面進行立法。也就是從那個時期開始,NRA的角色逐漸從槍支愛好者俱樂部轉變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反槍支管制政治團體。
NRA在全美擁有約500萬名會員,是美國最大的擁槍組織,在聯邦政府和州政府的選舉中都具有重要的影響力。除了其會員的選票具有影響力,NRA也為反對控槍的候選人提供大量競選資金和技術支持,幫助其贏得選舉。20世紀70年代,NRA成立了名為“立法行動研究所”的游說部門影響政府政策,其後又成立了“政治行動委員會”向國會議員提供資金。2020年,NRA有記錄的花費就達到約2.5億美元,這個數字遠超所有控槍支持團體花費的總和。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NRA會根據國會議員對持槍權的“友好程度”給他們打分,而這些評分會對民調數字產生影響,甚至會使支持控槍的候選人失去席位。多年來,許多反對控槍的保守派總統都受到了NRA的支持,比如裡根、老布什、特朗普等。<nextpage>
一位國會議員感嘆:“用金錢支持選舉,用金錢購買政治回報,使美國所謂的代議制政體成為院外集團所有、所治、所享的政體。”2000年大選中,NRA下屬的政治勝利基金投入了2000萬美元參與各級競選活動,在其介入的275場國會選舉中,贏得了237場勝利,其認可的州議會候選人有82%獲勝。例如,小布什因認可NRA的立場而獲得了該協會的大力支持,贏下阿肯色州、田納西州、弗吉尼亞州和佛羅裡達州,當時便有人說NRA才是這次大選的贏家。在第117屆國會中,曾獲NRA資助的議員多達262位,而累計獲得資助超過100萬美元的有19位,絕大多數是共和黨議員。同時,該協會還投入大量資金反對要求控槍的議員。
可以說,任何有關槍支的法案背後都有NRA的影子,它甚至可以綁架國會讓控槍法案流產。在此次得州槍擊案件發生後,有分析者表示,如果這些備受矚目的殺戮事件繼續增加,可能會增加新的控槍壓力,但是這并不會導致對AR-15式步槍或其他槍支的新國家禁令,因為國會中的共和黨人不會支持。
多年來,控槍問題都是美國兩黨政客爭執的焦點之一。每當槍擊悲劇發生後,政客們上演的幾乎是同樣的劇本:民主黨人呼籲加強槍支管理,共和黨人指責是“人之過而非槍之禍”。一番嘴仗後,政策未見推動,法案未見落實,而槍聲又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