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合力共建微短劇“新賽道”
http://www.CRNTT.com   2023-06-28 14:53:22


  中評社北京6月28日電/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近年來,微短劇興起,逐漸成為一種新興的網絡視聽形態。在第10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發布的《2023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微短劇受眾規模大,2021—2022年微短劇上線數量顯著提升。

  得益於政策扶持和行業發展,微短劇佳作不斷,創作者在內容和敘事上不斷探索,尋求有品質、有新意的創作手法。無論是創作主體的多元化,還是藝術審美的新探索,或是行業發展的多重輻射度,都體現了微短劇領域的活力與生機。

  精品創作是基石

  微短劇體量輕、時長短、節奏快,日益受到觀眾的喜愛。行業的繁榮發展表明,微短劇創作者衹有堅持“內容為王+渠道為王”,才能推動微短劇從網絡視聽“新興樣態”逐漸走向“成熟樣態”。這需要微短劇在內容創作精進和傳媒科技賦能的雙重助力下,推出更多交叉融合的精品佳作,避免留下“水平低”“製作粗糙”的印象。

  可喜的是,網絡微短劇創作正在深耕現實生活,現實題材微短劇逐步邁向精品化,並湧現了一些優質作品,例如充滿京味兒的《胡同兒》、醫療題材的《仁心》等。這些微短劇著力描寫當代社會中豐富生動的人民生活,觀照現實,喚起情感,傳遞思想。

  作為短視頻迭代衍生而來的網絡視聽形態,微短劇雖然敘事切口小、單集體量輕,但同樣是反映大時代的有效形態。微短劇輕體量的作品形態,不僅滿足了網絡用戶碎片化信息接收和認知習慣,也有利於承載多樣的內容表現與價值表達。一定程度上,小切口敘事可以更加精準且細分地表現宏大的主題,更加生動、接地氣地反映時代發展。

  以微短劇為代表的網絡視聽形態,也是提升網絡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普惠性、便捷性的有效方式。網絡視聽行業蓬勃發展,為大眾深度參與互聯網內容提供了便捷的渠道,不僅能滿足受眾的觀看需求和展示需求,還可以將電商行業與視聽平台緊密結合,為用戶提供良好的觀看與消費體驗,不斷提升數字化便民服務水平。

  敘事創新是亮點

  在碎片化信息衝擊下,受大眾審美趣味影響,微短劇作品快節奏、強情節的敘事模式,獲得了觀眾青睞。微短劇創作者在敘事方式上不斷探索,努力滿足觀眾期待,實現傳播效果的升級。

  具體來說,大部分微短劇單集時長在幾分鐘左右。輕量化的單集體量,向敘事創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有限的單集時長中,微短劇創作需要壓縮敘事流程,快速釋放敘事張力,例如壓縮一些冗長的敘事鋪墊和懸念鋪設,合理且快節奏地設置懸念,呈現解決方案。

  傳統電視劇的敘事模式對視頻體量要求較高,因為傳統電視劇需要呈現相當的敘事完整性。而微短劇對視頻時長的突破和情節設置的革新,要求創作者使用更加緊凑且富有張力的手法來講故事,讓觀眾在極短時間內體驗到高爆點、高懸念和高故事力。

  微短劇敘事的另一創新,受到其原生平台的媒介形態影響。新興短視頻平台拉動了微短劇的蓬勃發展,而短視頻的屏幕形式,已經從大屏走向小屏、從橫屏走向竪屏。在播放形態的變遷中,竪屏形態本身就決定了微短劇在敘事時需要更加聚焦人物的處理。

  傳統影視的橫屏敘事有利於表現氣勢、關係和環境,竪屏敘事的重點不僅在於故事背景、場景搭建、氛圍處理等方面,而且在於人物的打磨與刻畫,特別要求創作者在人物關係、對話、情感表現等方面下功夫,通過角色之間的互動來推進故事的發展。同時,在敘事中著力刻畫人物神態、外貌、動作等,以展現人物性格,合理化人物關係。這些都契合竪屏的表現形式。

  獨屬於竪屏美學的衝擊力,給觀眾帶來全新的審美感知和觀賞體驗,體現了微短劇的文化價值和創新活力。

  行業發展是支撐

  微短劇行業作為近幾年的“新藍海”,吸引了大量機構和平台進入。這些機構和平台也正利用自身優勢,助力微短劇行業發展。

  微短劇創作的開放性,使得多元主體參與成為一大特點。這讓微短劇創作充滿活力、靈感不斷。如快手、抖音等發展微短劇的短視頻平台,常常會通過平台號召、創作扶持等方式,吸納和培養創作者,逐漸將微短劇平台打造成創作力量的“蓄水池”和行業人才培養的“孵化器”,鼓勵年輕化、大眾化、多樣化的創作風格,助推網絡視聽行業創新。一些平台基於微短劇賽道設置了人才培育機制,讓熱愛觀察、熱愛創作、熱愛表達的創作者擁有了更多投身行業的機會。

  相較於初期的網絡劇、網絡電影而言,微短劇正創造出獨特的商業模式。例如,搭載於短視頻平台的微短劇與電商直播相結合,嘗試實現商業價值與藝術創作的良性融通。如果微短劇的良性商業化模式能夠持續發展,那麼在網絡視聽領域,微短劇或將成為社會價值與商業運作雙贏的有效樣本。

  微短劇的發展也促進了網絡視聽行業的轉型升級,撬動包括影視藝術、網絡文藝在內的行業變革。傳統從業者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學習、借鑒新經驗,大膽嘗試,探索行業發展的方向。

  由於門檻相對低、創作者素養參差不齊,部分微短劇存在內容同質化、劇情浮誇等問題。未來,行業引導、行業服務與行業自律十分關鍵。監管方應嚴格把關微短劇內容,落實相關政策條例,不斷完善微短劇發展機制;平台方做好題材分類與內容把控,鼓勵創作活力,鼓勵正向價值輸出;創作方提高自身綜合素養,不斷提升思考力、想象力、敘事力、審美力,讓作品實現藝術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多方合力共建微短劇“新賽道”,才能推動行業持續、健康、繁榮發展。

  (作者:劉俊 孫雅潔  作者單位:中國傳媒大學)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