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網評:找到“金點子” 拓寬“好路子”
http://www.CRNTT.com   2023-07-05 11:11:20


  中評社北京7月5日電/網評:找到“金點子” 拓寬“好路子”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黃福特

  盛夏傍晚,筆者走進廣東廣州增城區的新塘水電二局小區廣場,一些居民在跳舞,還有的在喝茶聊天,街坊們在樹蔭下怡然自得。

  “早在幾年前,別說行動不便的老年人,連年輕人都不愛往廣場跑。”說起今昔之變,一名居民感慨,“南方酷暑時,上下樓一次,全身能濕透”。如今,小區幾十棟樓加裝了電梯,極大便利了居民出行。居民們不約而同地點贊:“這可是解了難題,辦了實事!”

  為民辦實事,科學規劃是前提,得下足“綉花”功夫。老舊小區改造是提升百姓獲得感的重要工作,也是兩難多難集中的任務。像加裝電梯,儘管便利群眾,但社區年代久遠、建築結構各異,導致施工空間有限、難度加大。現實難題考驗治理智慧。在廣州調研中看到的一個創新案例,頗具代表性。過去受制於樓梯結構等,加裝電梯往往採取錯層入戶。經過充分調研,有條件的在陽台上重開入戶門,加裝電梯可同層到達,一下就化解了過去出電梯還需“上半層或下半層”的尷尬。既充分照顧居民的出行需求和個性化訴求,也滿足樓體結構、消防安全等剛性要求,這才有了各方滿意的好設計。可見,一切從實際出發,全過程都精細,就能把好事辦好,讓百姓真正滿意。

  辦好民生事,多方兼顧是保障,充分共商才能更好共享。作為電梯安裝召集人的曾女士,談及加裝過程時道了一個“難”字,因為需要勞心勞力辦手續跑審批,還可能被鄰居誤會;說到圓滿的結果,則連聲感謝街道支持。加裝電梯,難在意見不一,也難在資金協調、手續繁雜,等等。發揚全過程人民民主,由街道出面,請居民坐下來,大家把不同樓層的需求、不同住戶的想法都擺在桌面上進行協商,往往就能找到問題的解決辦法。兼顧多方利益,協商破解難題,把事情說透、道理講通,終能探尋到最大公約數。

  “小電梯”裡有“大民生”,折射基層治理效能。面對多元主體、多樣訴求,基層治理者既要敢於作為,又應善於作為,在紛繁複雜的關係中找准解決問題的突破口。正如加裝電梯過程中街道牽頭組織居民協商議事,衹有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用心用情、擔當作為,才能為民服務解難題,以實實在在的成效取信於民。

  親民敬民,為民惠民,需要積極創新方式方法。比如,越秀區水蔭路34號大院曾因加裝電梯的電梯井部分占用小區公共用地,引發與用地權屬單位產權爭議。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通過調閱歷史項目報建和土地出讓資料,用“法”與“理”相結合的方式,經主動與用地單位多輪溝通,得以達成一致,助力成片連片電梯建設順利推進。又如,廣州的老舊小區多、加裝電梯存量大,逐個審批的流程多、效率低。相關部門積極創新,採取統一規劃、統一申請、統一批覆的方法,實現效率與質量的雙提升。思路一變天地寬。優化工作方式、創新工作機制,善於尋找辦事的“金點子”,就能拓寬基層治理的“好路子”。

  穿梭在廣州的大街小巷,一個個改造後的老舊小區,靜謐宜居。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黨員、幹部堅持察實情、出實招、求實效,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老百姓的日子一定會更加幸福美好。

  (作者為人民日報編輯)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