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去風險”走不通、也不得人心
http://www.CRNTT.com   2023-07-09 09:41:56


 

  ·脫不了的“鈎”,去不了的“風險”

  為什麼不提“脫鈎”了?因為西方國家已經認識到,對華“脫鈎”既不現實也不明智。當前,中國和其他國家的經濟聯繫如此緊密,使與中國經濟“脫鈎”的代價,遠遠超出西方國家的預期和承受力。

  今年一季度,中美貿易額雖受中美關係及美國自身經濟下滑的影響,同比下降13.1%,但是規模依然龐大,達到1615.88億美元。中美經濟聯繫緊密,利益深度融合,徹底斷絕中美經濟聯繫是不可能的。離開中國製造和中國產品,意味著更高的物價,更高的通脹率,更高的生活成本。美國商人不答應,美國消費者也不答應。

  強行與中國“脫鈎”,無非是美國從東南亞等地區購買當地再加工甚至僅僅是轉手的中國產品,提高了美國自己的進口成本,擴大了美國的貿易逆差,只是讓“中間商”賺了差價,可謂損人不利己。美國前財長保爾森2023年1月在美國《外交》雜誌撰文稱,美國試圖與中國“脫鈎”的行為,實際上損害了美國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在美國試圖與中國弱化經貿聯繫時,其他國家正在強化與中國的經貿往來。

  ·中國的發展是機遇不是“風險”

  前不久,全球多個主要經濟體公布2022年對華貿易年報,多項對華雙邊貿易數據創下歷史新高,經貿合作亮點頻現,顯示對華經貿聯繫更趨緊密,與中國供應鏈的合作更具韌性。

  中國在產業集聚、人才、技術和基礎設施方面優勢突出,市場規模大且具成長性。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已經逐漸建立起從大宗原材料采掘到工業品加工的完整產業鏈。從生產到流通到供給,中國實現了全鏈條、全系統、全過程的高效率,大大抵消了勞動力成本和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上升。這種巨大的優勢,是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比擬的。西方國家衹有與中國合作,才能實現最高效的供應鏈整合,從而提升其企業的生產製造效率與整體競爭力。

  衹有遏制中國才能擺脫“風險”的錯誤認識蘊含巨大風險。美國大搞陣營對抗,煽動意識形態對立,濫用單邊制裁,擾亂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成為世界經濟最大的風險源頭。奉勸某些國家,“去風險”之路走不通,逆歷史潮流而動,不得人心。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