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掌握數字經濟發展主動權
http://www.CRNTT.com   2023-07-20 08:20:20


  中評社北京7月20日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數字經濟意義重大,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要做好中國數字經濟發展頂層設計和體制機制建設,加強形勢研判,抓住機遇,贏得主動。

  學習時報發表陝西省社會科學院院長、黨組副書記王飛文章認為,發展數字經濟,應從數據生產要素、數字生產力和數字生產關係三個基本面著手。首先,萬物皆數,數字時代的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具備高度的創新性和資源性。直觀地看數據,是由0和1兩個二進制數字組成的數字串,但是經過不同編碼而成的數字語言就能夠標注、記錄和還原萬事萬物,為現實世界打造一個孿生的數字世界。其次,萬物互聯,數字時代的生產活動具備高度的聯通性和協同性。靜態地看數據,反映的是各個生產單元的即時狀態,但是流動起來的數據就能夠有效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等全過程,優化各類要素的配置組合,從而實現對經濟的放大、叠加、倍增效應。最後,萬物共治,數字時代的生產關係具備高度的共商共建共享特徵。單獨地看數據,體現的是個體的狀態和需要,但是海量數據匯聚起來就能夠呈現社會大眾的整體動態和需求,為宏觀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文章稱,在全球化條件下,數字經濟的高創新性、強滲透性和廣覆蓋性,決定了現代化生產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和融合,但也對經濟運行的完整性、先進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看到中國14億多人口形成的超大市場、海量數據、豐富場景和創新活力,是中國發展數字經濟的優勢所在。但與此同時更要清醒認識到其中潛藏著巨大的安全風險,必須實現核心技術、重要產業、關鍵設施、戰略資源、重大科技、頭部企業等安全可控,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走出一條既符合一般規律又具有中國特色的數字經濟理論與實踐道路。

  文章提出,築牢“數同源”根基,發揮數據關鍵生產要素作用。數據不僅是推動經濟發展重要的創新引擎,還是一個國家重要的基礎性資源,必須在國家戰略高度重視數據資源的統一性,推進數據融合、打破數字孤島、保護數據安全,加強數字基礎資源和關鍵設施的布局建設,全面提升數字原創技術策源能力。一是加強數字基礎資源掌控。提升國家能源礦產、生態環境、空間地理、人口法人、宏觀經濟等基礎數據資源體系建設;強化數據安全風險評估、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統籌構建多層次多元化和場內場外相結合的數據要素市場,開展數據資產評估、登記結算、交易撮合、爭議仲裁,提高數據交易效率,激活數據要素價值。二是深化數字關鍵設施布局。加快建設雲、網、端融合的先進算力網絡、衛星互聯網、智能高效工業互聯網等綜合性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推動數據跨行業、跨領域、跨部門流動融合,構建算力、算法、數據和應用資源協同的全國一體化數據中心體系,強化數字生態安全支撐。三是提升數字原創技術策源能力。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加強數字技術基礎研發,合力攻關高性能計算、邊緣計算、數字孿生、加密算法、腦機交互等關鍵共性技術,推進6G、碳基芯片、量子信息、類腦智能、新型存儲等前沿科技攻堅,在全球數字科技競爭中搶占先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