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抓住主要矛盾,化解青年就業難題
http://www.CRNTT.com   2023-07-22 08:34:48


  中評社北京7月22日電/2023年6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其中16-24歲、25-59歲勞動力調查失業率分別為21.3%、4.1%。21.3%的青年調查失業率,加之今年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再創新高,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青年就業對經濟發展與穩定十分重要,且面臨著一定的脆弱性,解決青年就業的階段性困難迫在眉睫。

  環球時報發表廣西社會科學院經濟發展與戰略決策學部主任、研究員楊鵬文章分析,青年相對較高的失業率,背後成因複雜。首先,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產業調整是青年就業問題的大背景。受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及新冠疫情後續影響,全球經濟增速不及預期,對國內經濟恢復帶來了一定衝擊,波及就業市場。其次,青年群體就業技能和社會崗位需求錯配的矛盾突出。產業結構升級調整,從業技能的需求發生了轉變,對勞動力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青年就業群體專業知識和技能水平缺少與新產業、新業態的有效銜接,與崗位需求錯配的矛盾突出。再次,青年就業期望與市場需求存在脫節,影響就業質量。青年就業群體對市場信息掌握相對不充分,容易產生高於實際的就業期望。擇業觀上存在著“求穩”的傾向,偏向於公共部門或國有企業,甚至有人戲謔“宇宙的盡頭是編制”。

  文章認為,新時期應對好青年就業問題,要抓住影響青年就業的主要矛盾,從“新、精、深、廣”四個維度,助力青年高質量充分就業。

  推動青年就業往“新”走。隨著新經濟、新產業的快速發展,新就業形態應運而生,靈活就業、彈性工作將更加普遍。數據分析師、電子競技員、碳匯計量評估師、家教指導師、研學指導師、民宿管家、咖啡師和人工智能訓練師等新職業層出不窮,為青年群體帶來了更多的職業選擇機會。推動青年就業往“新”走,要擴大有效需求、提升市場信心。鼓勵企業積極順應新經濟發展模式,激發更多市場主體提供更多崗位,滿足就業需求。同時,要降低創新創業門檻,創造更多高質量的就業機會,鼓勵青年群體投身新領域、新賽道,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

  推動青年就業往“精”走。實施更加精準、更加智慧的青年就業幫扶舉措。一方面,要在就業市場開發、就業創業指導、就業信息服務、就業管理工作的全過程充分貫徹“精準化”要求。另一方面,依托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開發就業服務一站式綜合服務平台,推動青年就業服務全程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深度挖掘“就業大數據”,為精準就業服務提供精確指引,實現青年就業群體與用人單位的精準供需匹配。

  推動青年就業往“深”走。青年人才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極為重要的有生力量。推動青年就業下沉城鎮、鄉村,一方面要加快實施鄉村振興人才支持計劃,組織引導教育、衛生、科技、文化、社會工作、精神文明建設等領域人才到基層一線服務,多措並舉吸引青年“深”入鄉村建設。另一方面要不斷完善縣域及鄉村教育、醫療等配套服務,加快交通等基礎設施提級完善,為青年人才返鄉就業創業提供便利。對不同青年群體施以不同引進計劃、培訓方案,實現青年人才和鄉村振興的“雙向奔赴”。

  推動青年就業往“廣”走。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加快發展,加強邊疆地區建設。西部地區幅員遼闊、物產豐富,正處於新型工業化、城鎮化的關鍵階段,是新時代青年大有可為、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但長期以來,受經濟發展水平所限,西部地區存在人口、人才流失的現象。一方面西部地區要營造更好的企業營商環境、人才發展環境、人文宜居環境和科技創新環境;另一方面,要加大對西部地區科教布局和產業發展的扶持,更大力度地支持西部地區特色優勢產業和專精特新企業的發展,直接創造和延伸形成更多就業崗位,形成對青年就業群體的“西引力”。

  文章最後說,青年群體的就業確實面臨一定的階段性挑戰。幫助青年度過這一特殊的困難時期,需要全社會的合力,但我們也無需過度慌張,需要抓住主要矛盾,從多維度破解當前的一些束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