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港商界挺政府禁制日本水產保障食安
http://www.CRNTT.com   2023-07-25 15:05:14


  中評社香港7月25日電/據大公報報導,日本無視國內外反對聲音,計劃下月將福島核污水排入大海。行政長官李家超早前表明,若日本一意孤行,將會禁止10個都和縣水產進口。本港商界支持政府採取措施保障食品安全,有日本餐廳表示,考慮到市民對日本海產隱憂,近月已轉用不同產地的食材,包括加拿大、東南亞等地。

  ·智庫:核污水應原地固體化埋藏

  立法會商界議員林健鋒昨日聯同兩位綠色團體成員召開記者會,批評日本自私行為會持續影響生物繁殖、食物鏈及食品安全,以危害人類健康。林健鋒稱,禁止相關日本海產入口對商界必定會有影響,但他認為商界人士頭腦靈活,在購置食材上會自我調節,表示會支持政府採取措施保障食品安全,全面檢查日本進口食品。

  就核污水的處理,綠色經濟智庫成員楊惠文在記者會上引述其他科學家建議,應該原地固體化,並埋藏於地底3000至4000米以儲存核污水,直至氚放射性自然降低,相信更容易監察情況。“當然需要技術,如果請中國幫手,我相信問題應該不大。”楊惠文相信,建造新的儲存槽所涉及技術難度、資金等問題亦可有辦法處理及解決,期望日本政府及時懸崖勒馬,否則情況“覆水難收”。

  “(排放污水後)全個海洋受污染,這是10年內的事,但(污染)太平洋區就只需57日,真的好危險。”楊惠文指出,放射性核素是可能會隨著海洋洋流傳播,流通至全球的海產或其他食品,批評此事涉及到全球性安全問題,或導致市民患上癌症等其他疾病的機會增加。

  日本料理餐廳負責人林勝常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自消息一出後,顧客對於日本食材安全性已有憂慮,近月生意額減少近兩成,而針對日本排放核污水一事,旗下餐廳食材的來貨產地已有調整,例如池魚、金目鯛、吞拿魚等海產原本由東京取貨,近月已轉用九州、熊本、北海道等產地,而海膽、甜蝦、帶子等類別則陸續轉用加拿大、東南亞、韓國等不同地區。

  林勝常續指,現時食客對日本食材有所卻步,另一方面九州產地的海產類品種及來港航班較少,供貨上未有東京產地方便及充足,但考慮到本港食物安全,會盡量配合政府措施安排,同時會向客人解釋食材來源產地,他又相信日後日本進口食材需經政府檢驗,或會錯過“黃金食用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