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鄉村“領頭雁”激發基層創業動力
http://www.CRNTT.com   2023-07-25 15:31:47


  中評社北京7月25日電/據新華社報導,眼下,南寧市邕寧區新江鎮那雲村村民劉川忙得不可開交。他的甜瓜進入采摘季,大棚裡,金黃的甜瓜掛在藤蔓上,個個飽滿圓潤。一大早,劉川就來到大棚,督促工人們將采摘的甜瓜進行分類包裝,指導甜瓜棚擴建工作。忙碌中,劉川手機不時響起,求購甜瓜的電話每天都有。

  “沒想到甜瓜銷路這麼好,每斤甜瓜的收購價穩定在8元,還賣到了粵港澳大灣區,供不應求。”劉川笑得合不攏嘴,這是他第一次嘗試種植甜瓜,就獲得豐收。

  “這種甜瓜生長速度快,口感、外觀、營養價值比較好。”劉川說,甜瓜每季生長周期為70天左右,每年可種植2至3季。

  2022年12月,劉川與另外幾個種養戶一起,成立了南寧市邕寧區丞育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流轉了200多畝撂荒地和低產地進行平整改造。僅半年時間,合作社就由最初的5戶增加到現在的16戶,還吸納了46戶130多人就業。劉川說,目前合作社正在擴大甜瓜種植面積,甜瓜棚計劃從目前60個擴展到100個。“目前是一期工程,我們共籌劃了三期工程,屆時會帶動更多村民就業。”劉川說。

  那雲村黨支部書記李啟由介紹,2019年,村裡就根據科技特派員的指導,引進適合當地的甜瓜品種進行種植。最初,村民們還有些擔憂,種甜瓜需要建大棚,投入大,擔心風險也大。

  “我們號召黨員先行先試,要起示範帶頭作用,村‘兩委’也要主動做工作,推進甜瓜種植。”李啟由說,2020年,村黨支部指導致富帶頭人周大結等註冊成立南寧雲昊種養專業合作社,採用“合作社+基地+農戶”運作模式,經過探索,第一年甜瓜就獲得了大豐收,也增添了村民們對甜瓜種植的信心。

  同樣忙碌的還有邕寧區蒲廟鎮聯團村黨總支副書記黃飛賀,趁著果樹掛果空檔期,他已北上為產品尋求合作。今年,他計劃將千畝果園裡的青柚、沃柑等水果賣到北京、河北等地。

  2016年,黃飛賀回鄉創業不久,碰上村“兩委”換屆,黃飛賀被村裡的黨員推選為村黨總支副書記。黃飛賀將村裡的撂荒地流轉,發展特色水果種植,經過幾年的發展,建成了千畝特色水果種植區,成了村裡致富帶頭人。

  通過產業致富後的黃飛賀不忘帶領村民們共同致富。他成立合作社,吸納村民就業。還將種植水果總結的經驗通過開班授課、現場指導等方式傳授給村民,不少村民在他的帶動下開始發展水果種植。黃飛賀還成立了屯朗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專門進行電商銷售,成為村裡電商銷售的開拓者,幫助果農們打開網絡銷售市場。

  村民韋科人在黃飛賀帶領下,成功種植了20畝沃柑,走上致富路。脫貧戶黃如猛妻子殘疾,兩個孩子仍在上學,黃飛賀就讓他到合作社務工。“現在我每個月有2000多元工資,既方便照顧家庭,又能在空閑時間兼顧家裡的農作物。”黃如猛說。

  不久前,黃飛賀又開始探索油茶種植,計劃種植200畝,他希望再次帶領村民們蹚出致富新路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