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加力鞏固經濟回升向好勢頭
http://www.CRNTT.com   2023-07-26 08:56:32


當前中國仍處於經濟運行的恢復期和產業升級的關鍵期,要辯證看待個別宏觀經濟數據的階段性、暫時性波動。
  中評社北京7月26日電/上半年中國經濟呈現回升向好態勢,向常態化運行軌道回歸,無論是與過往三年比較,還是與其他經濟體橫向比較,5.5%都是相對較快的經濟增速。在外部環境嚴峻複雜、全球經濟低迷的背景下,中國能夠取得這樣的經濟運行績效實屬不易。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郭麗岩文章分析,從需求結構看,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比去年明顯提升,特別是最終消費支出的貢獻率達到77.2%。經濟社會全面恢復常態化運行以來,餐飲、衣著、出行、文旅、康養等消費加快恢復,推動相服務業關行業升至高景氣區間,營收和利潤有明顯改善。今年以來,“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加快實施,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以及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展順利,相關重點領域投資增長較快。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量增質優,尤其是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2.5%,裝備製造業投資增長14.4%,有效發揮了優化供給結構的作用,有力支撐了創新動能持續增強和新興產業不斷壯大。
  
  從產業結構看,服務業發揮了推動經濟恢復的重要作用,生活服務業品質提高,生產性服務業提檔升級,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60%。同時,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勢頭和動能更足了,航空航天、船舶等重大裝備製造業屢有突破,大飛機C919交付商用,空間站建設全面提速,造船業新接訂單量占國際市場的份額超過70%。新能源汽車、光伏電池等產品產量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帶動汽車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的增加值保持兩位數增長。上半年,工業企業利潤的行業結構不斷改善,其中裝備製造業成為利潤改善最為亮眼的行業板塊,其展現的是中國產業門類齊全、系統配套能力強的綜合競爭優勢。
  
  總體來看,上半年經濟整體回升,結構持續優化,新動能活力迸發,為實現全年預期增長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明顯提升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底氣和成色。
  
  文章認為,客觀而言,當前中國仍處於經濟運行的恢復期和產業升級的關鍵期,要辯證看待個別宏觀經濟數據的階段性、暫時性波動。一是受去年同期的高基數叠加今年以來國際能源價格快速回落、國內豬肉價格下降、車企降價促銷等因素影響,物價出現階段性低位運行的情況。預計隨著需求進一步恢復,市場循環加快暢通,經濟運行回升向好的趨勢將逐步體現到物價上,物價漲幅有望回歸合理水平。二是房地產市場總體呈現企穩態勢,上半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和房地產開發投資降幅不同程度收窄,銷售額由降轉升。房地產市場屬於階段性調整,隨著剛性和改善性合理住房需求有序釋放,將帶動居住類消費和投資改善,有望逐步走穩。
  
  文章指出,展望下半年,外部環境依然嚴峻複雜,需要以自身最大確定性抵禦外部不確定性,為此,統籌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增強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尤為關鍵。一是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加快落實已出台的政策舉措,充分釋放政策的綜合效能。深入推進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總體部署和近期舉措,進一步完善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營造更加公平順暢的市場准入環境。二是在“鍛長、補短”方面集中發力,加快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推動創新動能持續迸發,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進一步拓展節能降碳改造升級範圍,持續優化節能降碳政策體系,促進製造業綠色轉型升級。三是優化就業、收入分配和消費全鏈條良性循環機制,充分挖掘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加快供需互促、產銷銜接,著力穩定大宗消費、促進汽車消費和電子產品消費、拓展農村消費、優化消費環境。四是著力降低實體經濟運行的顯性和隱性成本,協同推進降本增效和轉型升級。擴大製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加大金融支持製造業發展提質增效力度,助力企業恢復元氣,增強投資能力和信心。五是堅持底線思維,健全多層次風險監測體系,妥善處置化解相關領域風險苗頭,提升重點領域安全保障能力,尤其是針對不利天氣等因素,壓實安全生產和能源保供責任。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